李易的描述的簡單的開頭,卻立刻就抓住了眾人的耳朵。

同時也有些明白,李易要講述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至於為什麼這個小天使一般的孩子,卻會毀掉盧卡斯的一生,他們都倍感好奇。

當然同時也依然保留著對這個故事的名字的疑惑,狩獵?

在李易看來,這部影片最具有迷惑性的大概也是這個片名了,不得不說,這個翻譯過來的片名,真的很有意思。

狩獵,顧名思義狩獵,又稱捕獵、打獵,是狩獵業的一個重要過程,狩獵這個生產過程,除獵捕野生動物,開發國家資野生動物源以外,還起到控制野生動物種群,維持自然生態平衡的作用!

可以說,一聽這個名字,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野外打獵之類的。

事實上,男主角的人設,可以說也非常有代表性,可以說這是一個常規意義上的好人,但是諷刺的是,正因為如此,才會讓他成為那樣的受害者。

為什麼說《狩獵》是一部冰寒徹骨的電影?

因為在這部電影裡面,盧卡斯的人生真的很殘酷,而且對映出來的是一個令人發寒的主題,這樣的善良的人卻似乎反而註定了他的杯具,因為他連感知仇恨和積怨的權利都已喪失。

是的這才是最讓人髮指的地方。

但是偏偏這又是現實當中機率不低的事情!

李易把故事說完之後,眾人都是一片沉默。

陳問不由地拿出煙來,分別分給了其他人,然後眾人都默默地點上煙。

“真的很可怕啊!怎麼說呢?有種讓人無法發洩,甚至無法去怨恨仇恨的絕望!這才是最絕望的!”陳問驀然開口道。

周果點了點頭:“是啊,他該怨恨誰?克拉拉?可她只是個孩子,而且只是一個根本不明白自己做的一切會導致這樣可怕的結果的孩子!”

“事實上,最可怕的不止如此,而是換位思考,倘若他是克拉拉的父親,他會不會和他有一樣的反應?答案大機率是會!這才是最可怕的!”唐路也說道。

“不過,你怎麼會突然有這麼完整的故事?”林雲斌難得地發出了疑問。

李易怔了一下,隨即道:“如果我說這個故事,其實是有原型的呢?”

“原型?”眾人都有些錯愕。

李易點了點頭,因為記憶起這部電影,他同樣的也記憶起這部電影相關的新聞和報道。

這部電影很可怕對不對?

但是事實上,電影《狩獵》講述了一樁錯案——一位無辜的男性幼兒教師被家長和同事誤認為X侵了學生們。在被起訴調查的這段時間內,男主角經歷了眾多的挫敗,同時也幾乎成為當地“最令人討厭的人”。但健全的司法系統最終還是給予了其清白。然而故事遠未結束,被汙名化、貼標籤的男主能否重新融入社群,能否恢復從前的身份?

影片的答案已不言而喻。這部影片的社會學、社會心理學旨趣十分濃厚,觀眾能夠對它進行很多角度的闡釋。然而令人震驚的是,影片中的故事並非只停留在虛構當中,它確有其事,與它十分接近的真實案例發生在漂亮國,而且當事人所遭受的影響也遠比影片中的要惡劣。

結果更加令人絕望!

“1984年,一個22歲的叫凱利·邁克爾斯女孩,為了實現成為女明星的夢想,移居紐約。

沒錯,這個原型是個女性!

她是一名虔誠的天主教徒,平日裡非常喜歡孩子,待人接物溫和有禮。為了養活自己,她開始在新澤西郊區一家名叫 Wee Care Presc的幼兒園上班。據說,那裡的孩子們都很喜歡她。後來,邁克爾斯去了一家薪水更高的幼兒園。就在她在新單位上班兩週後,她先前所在幼兒園裡一個4歲的小男孩被送進了醫院。一名護士揉搓小男孩的背部,向他解釋說,等一會兒她將為他量肛溫。

孩子脫口而出:“以前我們老師(指邁克爾斯)在我午睡時也這樣揉搓我。”

雖然當時並不清楚孩子的意思是否是說:邁克爾斯有時會揉搓孩子後背哄他們入睡然後又為他們量肛溫,然而被孩子的話嚇了一跳的母親,恰好地是一位地方法官的女兒,立馬把這事告知學校,同時還報了警。警察詢問了這名孩子和WCP幼兒園裡的其他孩子,想要找到邁克爾斯性虐待孩子們的證據。

隨著調查的訊息傳開,憂心忡忡的父母們互通電話,互相告知事情的最新進展。

警方也鼓勵孩子們的父母去找州資助的心理治療機構,以幫助這些父母和他們的孩子。

反過來,治療師則鼓勵這些孩子的父母與正在進行調查的當局進行合作。這個小男孩在醫務室偶然說出的一句話,引發了青少年和家庭服務部歷時16個月的調查,最後以一份長達235頁的公訴書,對邁克爾斯提起上訴。

在這一調查過程中許多孩子的父母都被說服相信邁克爾斯用金屬或木製湯勺、樂高玩具和燈泡侵害了他們的孩子;她光著身子在鋼琴上彈奏“鈴兒響叮噹”;她把花生塗在孩子們的生Z器上然後自己舔下來、讓孩子們喝她的尿、強迫他們吃地上的排洩物。

到了審判開始時,邁克爾斯已經成為“全新澤西州最讓人厭惡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