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一部寒冷徹骨的電影(第2/2頁)
章節報錯
所謂三人成虎,但這部電影不僅僅是一個三人成虎的故事,兒童在影片中游離於天使與惡魔之間的設定,讓這個三人成虎的故事變得更加深刻和讓人不寒而慄!
故事發生在國外的一個小鎮裡,西方國家對兒童的保護和重視也在此片中可見一斑,孩子的話往往是純真而無意的,但是這種無意的“孩子話”要是沾上社會道德禁區,並被誤解,那純真便可以變成劇毒的毒藥,很遺憾,影片中的主人公就是一個不幸中毒的倒黴蛋,孩子自然可以不為自己的話負責,短淺的人生閱歷讓他們在社會的地位中一無所有,而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說,社會中的一席之地近乎可以是他們的全部,當這些被毀滅時,就意味著個人的社會性被抹掉,對於一個有理智成年人來說,這是一種變相的謀殺。
片中男主角的反應似乎略顯遲鈍,自我維護也是到了最後才迸發,可是細心的可以發現,在鋪墊段落,男主角與孩子的互動之中,與女朋友的交往之中,讓李易看到了男主角身上隱隱約約的被動性格,這種人,往往木訥而善良。
孩子算社會中的特殊的弱勢群體,他們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不成熟,保護自我的能力薄弱,所以一旦發生疑似侵犯兒童的事,社會群體總是會毫無保留的站在孩子的這一端而群起攻之,但是當這種社會性的毫無保留被曲解和誤用的時候,孩子就由天使變成了魔鬼,孩子尚未健全的人格和辨識力讓社會常規、合理的解決途徑在此無路可通,於是他們的話往往帶來巨大的破壞性!
影片中盧卡斯的生活就被一兩句近似胡話的童囈毀滅,但毀滅過程最大的破壞力並不是由孩子直接帶來的,而是由社會群體的排斥和異化所帶來的,人畢竟還是群居動物,當一個人被孤立和異化的時候,這種隔閡帶來的對人的傷害是巨大的,更何況這種排斥和有意的異化是冤屈的。
影片的張力便是建立在這種排斥和冤屈的對立上,精準到位的把這種惡毒的人際對立和人物內心的崩塌完美的展現了出來。謠言猛於虎,而當社會倫理禁區的謠言來自天真的孩子,這種破壞力則更加猛烈,影片中,在醜聞和隨之而來的各種謠言面前,社會群體之間的對立逐漸變得立體而猛烈,從開始的將信將疑留有餘地,到最後近乎整個社會群體的排斥,影片在似乎平靜的氛圍中醞釀下了更大的惡意,當觀眾以男主角為第一人稱帶入故事時,這種慢慢醞釀而來的惡意和仇恨近乎可以演化成反社會的暴戾情緒,一股積鬱的憤怒遲遲無法爆炸最終竟成了徹骨的寒意。
對於這部電影,李易的觀感是無比複雜的。
因為說實話,這部電影給人的感覺,很難受!
為什麼難受?
因為起因是一個幼童的謊言!
人們常常說,童言無忌。
可是真的如此嗎?
電影裡面的小女孩也是幼兒園年紀。
這個年紀的孩子,無疑在很多人眼裡都是天使,事實也是如此。
而且大家都知道,小孩子能有什麼壞心思?可有時候壞就壞在這裡。
電影裡面的小天使最開始因為表白被拒確實滿心怨恨,於是拿自己能想到的最惡毒的話反擊對方。她對哥哥們看的毛片有本能的牴觸和厭惡,認為那是非常不好的東西,情急之下拿來順口說了。第二天園長再詢問的時候,她已經意識到自己頭一天是胡說的,於是否認了自己的話。——此時,此時園長的表現還算正常,但前來詢問的一個陌生老頭,採取了十分明顯的誘導訊問。
但是前面說過了,大多數情況下,透過誘導的方式,成人都能從孩子的口中得到他們想要得到的資訊,所以,關鍵問題是大人們想得到什麼,而不是孩子說了什麼!
我們都知道誘導詢問是不可取的,對證人的影響非常大,因此警方和律師都不允許採用這種方式來工作。
一個剛撒謊的小孩,她有正常教育,明白好壞善惡,覺得自己做錯了事,在陌生的老頭面前本來已經非常緊張。對方的情緒態度又十分強硬,在這樣的心理壓力下,她順從了老頭的誘導。
當她回到自己家裡時,感到很安全不再緊張,於是又反覆的表示過,自己之前的話是胡說的。但是家長都採取了不認同的態度,她再次順從了,沉默了。
這部電影的可怕的地方就在於,很真實!
其實無論男主角盧卡斯怎麼做,都改變不了結局,這才是令人深深絕望的地方。
李易驀然開口道:“我這裡有個故事,名字叫《狩獵》!”
眾人聽到李易的話,卻莫名的有些奇怪,因為李易說的名字叫《狩獵》!
其實關於《狩獵》這個片名,李易倒是能夠理解,因為,“狩獵”這個片名是有一定的意味的,顯然盧卡斯就是社會群體森林中那隻被追獵的麋鹿,毫無防備,甚至心懷感激的袒露在黑暗森林之中,無數躲在暗中的獵人可以中傷他,而最後那驚人心魄的一槍,既可以視為惡意的中傷,也可視為善意的警告,但想要表達的暗示都是同一點:走吧,這片森林再也不歡迎你了。
這種無意引起的社會群體對個人的排斥,讓人看清社會的部分陰暗面貌,深刻見底,暫時不提孌童的惡,說說群體性的排斥,在浩蕩歷史上,這種多數人對少數人偏見和迫害又能少到哪去?其實最可惡的從來都不是孩子,而是那群虛偽的,帶有偏見的,先入為主的,自封衛道士的傲慢大人們,要知道無知並不是文明最大的障礙,傲慢才是。
影片的所謂的刻意其實並不過分,這種滑稽天方夜譚似的連鎖事件時刻在我們所處的世界上演,李易覺得電影最後一槍絕對是點睛之筆!
它可以把所有的幻想和美好願景都打個粉碎。
讓心中鬱結已久的戾氣最後居然被這突然而來的槍聲驚嚇凍結成了冰塊,一股徹骨的寒意瀰漫全身。
“故事發生在一個小鎮裡,盧卡斯是小鎮裡的一名老師,但是作為一個婚姻破裂的男人,他的善良和愛心卻似乎並未減少,因此他非常受孩子們的歡迎和喜歡!”李易緩緩地講述道。
可是他的講述,卻讓大家更加疑惑,為什麼故事的名字叫《狩獵》?
其實這個片名,如果單獨拿出來,根本不會有人會想的出來,電影講述的居然是一個那樣的故事。
但是大家都沒有插嘴而是靜靜地聽著。
“雖然離婚後的生活非常孤獨,但是在這個小鎮上,還有很多他一起長大的發小,以及他養了很多年的愛犬芬妮,一直陪伴著他,也讓他感覺好受了不少。
一天下班之後,盧卡斯遇到了自己發小的女兒克拉拉,將她送回家後,盧卡斯怎麼都不會想到,這個看起來可愛無比的小天使會徹底毀掉他的整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