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跑著衝到院子門口,可是突然狗子停下了腳步,它沒有鑽出虛掩著的院門,而是轉頭看老主人。

父親不疑有他,一把拉開院門,但是下一刻卻愣住了。

因為院子外面的臺階上,圍了一群人,大家的臉上都露著憨厚的笑容,而與此同時,兒子揹著郵包站在門口,看到這一幕整個人也愣住了。

鏡頭一轉,山坡上,中年漢子取了信朝著這邊跑過來,他身後跟著一串兒高矮不一的學生們。

兒子和父親站在村委會的院子門口,站在斜坡和平地上的鄉親們都看著他倆。

父親突然對兒子道:“來看你的!”

兒子有些錯愕:“看我幹嘛?”

“沒見過你嘛。”父親笑著道。

“那我該怎麼辦?”兒子顯得有些侷促,顯然這一幕,把他也給弄懵了。

父親不無揶揄地道:“你不是等著人家歡迎你嗎?”

兒子有些支支吾吾地道:“我沒有真的沒有想到這可一點思想準備也沒有。”

他有些窘迫,臉都有些紅了,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辦。

父親看出來了兒子的窘迫,看向鄉親們說道:“這是我兒子,以後他跑這條郵路了,你們有什麼事,就找他,找他就跟找我一樣!”

兒子使勁地點了點頭。

鄉親們還是看著兒子笑,這時候學生們擠進人群,他們也跟著笑著看人,不過,臉上的笑容顯得更加的動人一些。

父親從中年漢子手裡接過信,小心地放進兒子的背上的郵包裡,然後說道:“忙吧,我們也該走了。”

這時候那中年漢子也道:“行了行了,以後有的看。”

說著又轉頭向那些學生們道:“快回去上課,撒尿撒到村委會來了。”

孩子們陸陸續續地往回跑,大家讓出一條路讓父子倆過,笑眯眯地看著父子倆上路。

老二早就已經等在前面了,兒子不斷地回頭看鄉親們,揮手和他們告別。

父親卻一直不敢回頭,為什麼不敢回頭?

觀眾都看的明白,因為,這或許是父親最後一次了。

這是一次傳承,一次交接,父親卸下了身上的責任,兒子背上了這份責任。

他們走出了好遠,鄉親們還在那看著,他們或許無法給予這對父子們太多的物質上的感激,但是卻也在用他們的質樸的行動,表達著他們對父子倆的感謝。

走在山路上,最前面的依然是老二,兒子這個時候心情顯然和剛來的時候不同,他不知道從哪撿來了一根樹枝插在了郵包上,把小半導體收音機挑著,在父親跟前晃來晃去的,而收音機裡面此時此刻正在播著熱鬧的廣告。

在他們的腳下,不再是蜿蜒崎嶇的山路,而是彎曲的公路,公路上時而還有汽車經過。

兒子看著汽車驀然開口道:“其實這樣的路段,可以搭便車嘛。”

父親卻堅持,或者說有些執拗地道:“郵路就是郵路,該怎麼走就怎麼走。”

兒子卻不理解:“可是這樣沒有人家的地方,我們根本沒有必要這麼走啊。”

父親道:“這麼走踏實,有準頭,你以為公路上的汽車都是為你準備的?”

兒子還是不贊同父親:“你沒試過怎麼知道不行?”

父親堅持道:“我才不會站在路邊去給人家賠笑臉。”

兒子又道:“那也可以搭班車啊,花錢買票總沒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