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沒地方種樹了,是不是愛情無處落腳?(第1/3頁)
章節報錯
港島的電影市場,其實相對於內地的市場,還是有一些區別的。
很多內地大放光彩的電影,在港島卻未必能有多高的票房,同樣的道理,在港島大賣的電影,在內地未必就能大賣。
原因是多方面的。
像文藝片,在內地市場,的確很少有賣座的。
別看好像很多大眾影評網上的網友對一些文藝電影,都有著相當高的評價,可是實際上呢?
你真的讓他們買票去看片子,那麼反而人就不多了。
文藝片,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的確有些跟不上社會的快節奏。
文藝片通常適合細細品嚐,更像是苦咖啡,而商業大片,更像是可樂爆米花,追求的是一個即時的爽感。
兩者本身就存在著天然的界限。
當然,文藝片和商業片並沒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界定,更多的其實就是從電影的節奏方面去判斷。
慢節奏的電影,或許未必夠藝術,但是卻絕對不夠商業。
《怦然心動》這樣的電影,如果能進入內地市場,其實李易也沒有多大的票房方面的期待。
好萊塢有文藝片的生存的土壤,是因為,電影在好萊塢發展了百年,積累了大量的「藝術」愛好者。
《怦然心動》這樣的電影,在好萊塢天然的可以進入文藝院線,進行長線放映。
而同比國內的觀眾,就不行了,雖然國內近年來也開始搞所謂的文藝院線,但是實際上,並不成規模。
其實內地並非沒有文藝電影的生存土壤,《怦然心動》這樣的慢節奏的小清新電影,之所以說對票房沒有太高的期待,其實也是相對而言,比起那些商業大片來,《怦然心動》顯然無法相媲美,但是卻不會缺少觀眾。
只是這個觀眾,針對於華國龐大的市場來說,肯定是小眾的。
像當初的那部《隱入塵煙》,好像票房很高,但是那也僅僅只是侷限於文藝片當中的票房,而和商業電影,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真不是成本的問題,要說小成本電影,國內的很多高票房的電影,實際上,反而成本真的不高。
當然,關鍵還是《怦然心動》的確無法進入內地市場。
港島雖然有李易這個港島之光的光環的導演在,但是畢竟,市場有限,所以票房雖然不錯,但是也聊勝於無。
只是很有趣的事是,《怦然心動》雖然在內地沒有能夠在大銀幕上上映,是直接賣了網路點播版權。
因為之前就在國外和港臺地區上映了,所以,付費點播成績並沒有多好。
沒辦法,盜版太多了。
但是,之所以說有趣,卻是因為,雖然《怦然心動》看起來好像成績不咋地,這一點在企鵝影片平臺開始付費點播之後,就被許多媒體叫囂著,李易的神話破滅。
可是關於《怦然心動》的話題卻是直接爆棚,甚至於直接衝上熱搜。
盜版的確對電影危害很大,特別是對影片的票房來說,可是同樣的也有一些好處,那就是,傳播的更廣,觀眾看免費的肯定更加熱衷。
結果,就出現了一個很神奇的現象。
網路上無數網友都稱自己看過電影,可實際上,這部電影國內的付費觀眾真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