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

《怦然心動》已然成為了過去式。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永遠保持熱度,電影更是如此。

陪老婆孩子,偶爾和朋友一起聚一聚,這種日子,過的平淡而又溫馨。

只是,他最近卻有些煩悶,或許是因為閒的時間太久了。

不過,有時候就是很奇怪,他這段時間居然一部電影都沒有觸發。

這讓李易就有點不太習慣了。

這天,李易開啟了久違的企鵝影片微電影節的專題頁面。

其實企鵝微電影節,可以說和他也有著很深的淵源,當初他拍攝的第一個短片《交易》,就是企鵝杯微電影節這個活動的舉辦的時候。

當然,他沒什麼特別的目的性,純粹就是閒著蛋疼。想看看東西,找找靈感。

隨著國內市場的爆發,企鵝杯國際微電影節也吸引到了許多國內外的新人導演的青睞。

短片的數量比起當年來,要多出來很多。

當然,質量方面也是參差不齊,這一屆的微電影節,其實有不少短片的質量和創意還是相當不錯的,畢竟,報名的作品多了,脫穎而出的作品,自然質量也就高了。

可惜的是,讓李易有些鬱悶的是,他依然沒有觸發什麼電影。

「看什麼呢?」慕晴從外面回來,看到李易皺著眉頭看著螢幕發呆,不由地走到李易邊上坐下,問道。

「企鵝杯國際微電影節的作品!」李易回答道。

「怎麼?沒有能入你李大導演的眼的?」慕晴笑著問道。

李易搖頭道:「其實還是有幾個不錯的作品的,就是沒什麼特別的感覺。」

「你呢?沙龍怎麼樣?」李易搖了搖頭問道。

慕晴是去參加一個電影人沙龍,李易之前也收到邀請,只是他並不是特別喜歡那裡的氛圍,主要還是因為,他的身份太高了,所以,這種沙龍他要是到場,味道就變了。

「氣氛還不錯,這一次的沙龍的主題是真實事件改編電影。」慕晴笑著說道。

「哦?真實事件改編電影?這類的電影,這幾年好像產量不高吧?」李易怔了一下,然後問道。

「是啊,主要還是一個市場的問題。」慕晴搖頭道。

李易點了點頭,不是所有的導演,都能像他這樣,到了現在,他幾乎比較少去拍那種純商業的電影了。

而且他拍電影,對電影的票房前景也並沒有過去那麼在意了。

真實事件改編電影,當年的《我不是藥神》算的上是國產這類影片的巔峰之作了,後來就基本沒有能超越的。

不說超越,絕大多數的真實事件改編電影,似乎都很難取得什麼太好的成績。

自然而然地這類的電影產量就越來越少了。

「其實國外這類的真實故事改編電影,產量還是不錯的,而且很多拍出來的票房和口碑都不錯,你說為什麼國內好像就不太行了?」慕晴問道。

李易笑著道:「不是不太行了,而是真實事件改編電影,往往都比較敏感,每個人都知道,即使是「基於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仍然需要一些創作自由。在將一個人的真實生活改編成電影時,創作者通常會濃縮某些事件,強化甚至創造某一新的故事,讓某些角色變得更非黑即白的「善」或「惡」,而且所有這些,都是為了讓觀眾更容易理解這部電影。並且這在操作在電影製作中,也是相當常規的。」

「這有什麼問題嗎?改編自真實事件,既然是改編,那肯定會加入不同的思考,故事只是基於真實的原型,不可能完全照搬真實事件啊!」慕晴說道。

李易點了點頭:

「這是肯定的,但是問題就在於此,這類的電影改編的時候,電影製作人並沒有考慮到這些敘事上的調整,會如何影響那些真實故事當中的人,畢竟他們的現實生活中朋友和家人還活著。

早前改編自真實事件的電影,讓這些真實故事之中的人的還活著的朋友和家人的不滿的可謂是比比皆是。

不管一部傳記電影有多好,也不管它能贏得多少獎項,重要的是要記住螢幕上看到的角色,曾經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人,有時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善意的改編決定,也會影響世界永遠記住這個人的方式。

但是往往很多時候,這一點是最難把控的!」

「而電影和真實事件最大的不同在於,電影是需要填充很多真實事件裡面不存在的東西的,比如一個人的性格,或者他的朋友,或者他的為人處世,等等,等等,這些都很難真的按照真實事件的原型去拍的,因為那樣拍出來,電影的可看性就差了很多,這很難取捨。」

拍電影和真實肯定是有區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