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照顧的人明天就會去世,你會如何待他?(第3/3頁)
章節報錯
不過想想倒是也挺有意思的,說實話,知道了特效是這麼弄出來的,李易這才更加佩服,因為在這之前,他甚至都有些分辨不出來,原版裡面的本傑明·巴頓的哪些鏡頭是特效。
現在看來,那些特效鏡頭,真的是太逼真了,逼真到你不說出來,甚至幾乎很難有人能猜的到。
不過,雖然如此,但是頂多也不過是花費時間和金錢,能做到李易想要的效果就好。
而且這個特效還不好給李易展示,因為首先需要進行表情捕捉,製作資料庫,然後再進行合成。
這些都是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金錢的。
不過,搞定了特效之後,其他的反而就簡單了不少。
當然,不是說有特效,拍攝的時候,就不要人來演了,全部靠CG和模型合成。
事實上,拍攝的時候,依然還是需要人來演,只不過,這會兒就真的只是保證其他演員演起來更自然一點。
像這樣的比較特別的拍攝方式,李易還是覺得挺有意思的,就算是他也是第一次拍這類的電影。
當然,如此,很多分鏡頭指令碼就要重新做了。
不過這個故事,真的很有味道。
有說這個故事會讓人不禁思考,紙醉金迷的年代,人的一生中什麼才是更重要的?
還包括當我每一次回看的時候,都能從新的角度發現全新的解讀,我想這是一部電影、一段故事、一部經典深入人心的最大秘密。
也有人說,“人生最幸福的時刻之一是為人父母,抱著自己剛剛出生的嬰孩的時候”。
看著面板粉嫩、水嘟嘟的嬰兒一點點長大,彷彿自己也重回青春,有一種難以言傳的愉悅感。
這是因為我們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看到的是希望,所以我們會充滿幹勁。
可是如果事與願違,你初生的孩子,關節退化,面色蒼白,面板褶皺,毛髮稀落,上氣不接下氣,彷彿心臟在接下來的每時每刻都有驟停的風險……
你能從他的身上看到了什麼?你能看到死亡的氣息。
還有人說其實這裡的本傑明既代表生下來體質弱的孩子,也對映了老人的贍養問題。
因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老人和孩童的生命一樣脆弱,需要照顧,即使我們在被照顧的人身上只看到死亡即將到來,也不能放棄愛,愛就是希望。
可是往往人們對孩童和對老人的態度卻是截然不同的。
當然,更深地去看,因為孩童代表著生命的起點,而老人卻代表著即將終結的生命。
在童者眼裡,長大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所以他們不懂欣賞老成;在老者眼裡,衰老是預料之中的事情,所以他們無比羨慕年青。人到中年,不是危機四伏的年紀,是一切都剛剛好。
李易自己呢?
他沒看法,因為這個故事有趣的地方就在於,它能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返老還童》這樣的電影,要把平淡的故事,拍出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感共鳴點,不得不說,的確需要下一番苦工,好在,李易有著原版的做參照,倒是不需要去太絞盡腦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