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為了拍攝這場戲,伍千軍也的確是做了大量的水下訓練。

很多人不知道,水下拍攝的難度,首先是影響拍攝的因素太多了,這並不是一場獨角戲,而是有打鬥,有數量不少的演員參與,所以,拍攝起來,真的沒那麼容易。

這段戲,肯定不可能真的放在海上拍攝,那樣的話不確定因素就太多太多了。

所以,這段戲,最終李易選擇放在國內的海事大學求生訓練館拍攝,這裡雖然是室內水池,但是卻可以模擬海洋環境。

其實拍戲真的不像大家看到的那麼簡單。

真·一鏡到底,是不可能的事情。

很多人大機率是弄不明白一鏡到底到底是怎麼回事,只是會有種不明覺厲的感覺。

一鏡到底,是指拍攝中沒有cut情況,就好比切換鏡頭,運用一定技巧將作品一次性拍攝完成,是當代一種電影美學。

這麼解釋的話,很多人還是會雲裡霧裡,就下意識地以為,沒有CUT就是一個攝影鏡頭直接拍完,那根本不可能。

一鏡到底,鏡頭不cut,一口氣拍下來,對演員、排程、整體配合都是一個考驗。

實際上,一鏡到底已經不新鮮了,一般以純排程的為主,但是考慮到排練和拍攝成本,越來越多的劇組選擇假的一鏡到底,也就是透過特效之類的方式來連線若干個鏡頭,造成“一鏡到底”的假象。

李易也反覆地觀看了原版的《戰狼2》的水下鏡頭。

實際上,以他如今的眼光來看,這其實也是個偽一鏡到底的鏡頭。

當然,因為銜接技術和鏡頭切換運用的非常好,所以,拍攝出來的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

首先是海盜扔漁網纏住螺旋槳,進入水下視角,藉助水花切換鏡頭,水下鏡頭為CG動畫。

然後仍舊借出水時切換鏡頭,海盜扔鉤子,鏡頭從小艇甩到船上,藉助船側面深色背景切換鏡頭,冷鋒出現,準備跳船,拍攝時伍千軍要跑到欄杆邊停住,藉助大片白襯衫切換鏡頭,然後冷鋒跳船,拍攝時伍千軍又要從欄杆外邊跳出去。

之後仍舊入水時切鏡頭,而實際拍攝時就需要轉入室內水池去拍攝了。

而在水下的打鬥才是這場戲最難的地方。

因為水下拍攝不同於水上,對於演員來說,攝影來說,燈光,等等,都是一個難題。

為此,伍千軍和參演這場戲的演員,彩排,走位就做了好幾次,不停地調整位置,不停地適應場地,適應水下拍攝,都花去了不少時間。

真正開拍的時候,也是狀況頻出,跳早了,跳晚了,都不行,在水下的打鬥,基本上不到十秒鐘就需要切一下,一是因為水下動作耗氧量太大,撐20秒都太困難,再一個水下排程還是有點難度,全程下來要保證每個人都不出大錯還是有困難的。

所以,這場戲的確也是耗時最長的一場拍攝。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