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太精彩了,以至於讓許飛完全忘記了這一點。

而更讓許飛哭笑不得的是,他本來被最後那“萬里一孤城,滿城盡白髮”感動的熱淚盈眶,正是情緒激盪不已的時候。

結果,廣告詞跳出來了,讓他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反正就有種被架在半空中不上不下的感覺!

於是,他忍不住又看了一遍,再看一遍,他甚至都有種荒唐的感覺,那就是《大唐》才是超級大片,只是可惜的是,這部片子只有十六分鐘。

每看一遍,他都可以發現這短短的十六分鐘,裡面居然埋藏了許多細節。

比如那老兵卸甲,比如大唐建中十一年,比如那些大唐商人,他們身上,長相都有著各個民族的特徵。

比如裡面的服裝,比如裡面的兵器,等等,都讓許飛有種這才是大片的感覺。

很快地他開始翻看評論區。

評論區早就爆了!

許飛看了一眼時間,距離《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帳》才過去了一個小時多。。

可是播放量居然已經超過百萬,底下的留言更是誇張的居然有幾萬!

而且更誇張的是,底下居然大多都是長評,要知道這片子才上線了一個多小時!

“長槍獨守大唐魂,老兵卸甲,或許那一刻,一切就已經註定了!”

“為何這些人不降,上國武士的尊嚴!吾輩不是那些弱肉強食的匪類,吾輩是文明的燈火的守護者。

吾輩生於大唐,託天朝太平盛世庇佑,少時不曾有兵禍,未體驗過飢瑾。後受天子召喚,為天朝戍邊於此,仗天朝聲威,護一方平安。邊陲之地,多有蠻夷騷擾,其行殘暴無義,令人髮指。某家自語,此等禽獸,若家中父老不期而遇斷無生理,妻女則生不如死。吾輩為何來此?為的就是在把這些禽獸攔在國門之外。天下雖大,身後即是長安!

今國家不幸,蠻夷之輩造反!將軍回師長安,囑咐我等謹守國門。千里迢迢,勢單力孤。曾隨將軍往長安受聖人封賞,見識過那繁華的燈火,上國的威儀,即是武人生涯的榮耀!若我們退了,降了,這些就都完了,都沒了......!某家死在這裡之前,你們這些螻蟻休想踏入那天國一步!”

許飛感覺這評論簡直寫進了自己心裡,也寫進了無數華夏兒女的心裡!

可不是嗎?

對於外國軍隊來說,他們似乎把投降當成了習以為常的事情,可是對於我華夏來說,投降從來都是恥辱的!

再繼續往下看。

““華國人,從未改變對使命的信仰”真的是戳到我了,滿分廣告微電影。”

“不愧是你,狗導演,又一次讓我哭的像個傻子!萬里一孤城,盡是白髮兵!壯哉,悲哉!”

“看了《最後的戰役》被毒到了,還好回來一看《大唐》,果然還說狗導演的風格,解毒了,可又中毒更深了!滿腦子都是大唐,耳畔響起的都是那《從行軍》,但是我甘之如飴!”

“樓上,能別提《最後的戰役》嗎?”

“......”

與此同時,嚴文偉看著後臺的資料,看著那迅速增加的播放量,看著那佈滿螢幕的彈幕,忍不住大笑起來。

特別是在看到彈幕上不少人提到“《最後的戰役》出來捱打!”的時候,他就更加的開心了。

於此同時,作為痴迷唐史的常燕明,也是一遍又一遍地觀看這部他參與的微電影。

常燕明對這部短片是滿意的,是自豪的,特別是看到那一個個彈幕,那一條條評論。

突然他有種不吐不快的感覺。

他想了想,翻看了一下留言,雖然底下有不少長篇評論,但是常燕明還是覺得,他們理解的還不夠透徹。

所以,作為一個酷愛唐史,痴迷唐史的研究生,他認為自己有必要,也給觀眾們好好解讀一下這個片子。

不過常燕明不知道自己去寫解讀影片的內容,會不會對影片造成不好的影響。

所以,他給李易打了個電話。

“不是所有人看了片子都能完全理解的,相反想要完全看懂這個片子,是需要對這段歷史有一定的瞭解的,所以你想寫一篇解讀的文章是好事,你寫好了,我會讓企鵝影片這邊幫你置頂!”

就像李易說的那樣,其實這個短片,雖然沒有什麼難懂的東西,可以說看了基本都能看懂。

但是如果沒有對這一段歷史有所瞭解的話,那麼他們的懂也就只能侷限於短片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