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躺一會兒。躺了大半天的劉培根,不知道是不是腦袋瓜子的中樞神經出了問題,既不喊痛,也不看傷口,反而一副風輕雲淡的樣子,甚至還盯著萬里無雲、晴空萬里、風和日麗、陽光明媚的天空發起了呆,好似在思考人生。額,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選擇性躺平嗎?

吃瓜群眾表示:你這是腦袋瓜子摔傻了還是咋的?還有,你思考的是有“鬚鬚”的那種人參嗎?

躺平是一種病,唯有勤奮可以治!不想繼續躺平的劉培根還是堅強地爬了起來,繼續了他的拔旗大業。不幸中的萬幸,這次只是擦傷了點皮。

吃瓜群眾表示: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點兒背啊!

砸水坑

歡樂的一天從小蝌蚪的痛苦開始,準確來說是從劉培根的快樂開始。

一個週末,劉培根邁著“六親不認”的步伐,閒逛在一條偏僻小路上。無意間,用“火眼金睛”瞅到了一個小水坑。在這清澈見底的小水坑裡,小蝌蚪正盡情搖擺著黑不溜瞅的尾巴,暢快而又自由。但在劉培根的眼中,這群蝌蚪既是他好情緒的終結者,也是他壞情緒的發洩者。

劉培根就地撿起一塊稱得上是不大不小,剛剛好的石頭,使出體內的洪荒之力,朝著水坑砸了過去,石頭的速度堪比“飛人”博爾特,就如同運動員扔實心球一樣。不同的是實心球是狠狠地扔向遠方,而他是狠狠地砸到近處。石頭砸進了水坑,“刺啦刺啦”濺起一陣水花,也濺了他一身。

周圍的吃瓜群眾感嘆:有一種人,就愛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你說是不是呢?劉培根。

劉培根看著自己溼透了的衣服,帶著破罐子破摔的心態,又就地撿起一塊硬不拉幾的石頭,再次向水本來就寥寥無幾的水坑砸去。水坑經歷了一次免費“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後,裡面的水接近“透支”,蝌蚪也隨著濺起的水花歷經了多次“免費的長途旅行”後,躺在水坑旁的空地上奄奄一息,跟著就一命嗚呼。他看著蝌蚪的屍體,毫不憐惜地用腳輕輕地把它們挪到了一起。

閒到光“長草”但不長頭髮的劉培根,突然腦洞大開。異想天開的他從水坑附近找來了幾張乾的衛生紙和一把鏽跡斑斑的打火機。然後小心翼翼地把蝌蚪的屍體包裹在衛生紙裡。為了確保萬無一失,追求嚴謹的他還特意貼心地多裹了幾層,接著拿起打火機點燃了紙。蝌蚪的屍體燃燒在熊熊烈火之中,美其名曰:火葬。

周圍的吃瓜群眾輕輕哼唱:你就像那一把火,熊熊烈焰,燃燒在我心窩!

蝌蚪的屍體在燃燒的過程中發出細小的“噼裡啪啦”的聲音,也逐漸發黑發焦,紙團最終也化為灰燼。興致缺缺的劉培根稍微整理了一下衣服,隨後將焦黑全熟的蝌蚪屍體埋在了沒有水的水坑裡,順便還用周圍的土給埋上了,走之前還不忘用力踩一踩。

劉培根再次邁著“六親不認”的步伐,走上了回家的路上。水坑旁只留下他風中凌亂的影子,真是優雅永不過時。

周圍的吃瓜群眾看呆了:真是培根發火,殃及蝌蚪。惹到培根,水都沒有吶!

“昇天”的蝌蚪表示很無辜:和著我們就是個大冤種?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為什麼?別人在那裡游泳,而我卻被埋土裡。

吃瓜群眾表示:珍愛生命,遠離培根!

彈硬幣

每個中午大快朵頤後,回到教室的劉培根就會進入專屬happy時間——他最愛的桌面遊戲“彈硬幣”。

彈硬幣遊戲的規則很簡單:四個硬幣,分別占課桌的四個角。透過石頭剪刀布決出彈硬幣的順序,贏者先,輸者後。只要硬幣①碰到硬幣②,硬幣②就淘汰出局,以此類推。淘汰出局的即刻享有“上帝視角”,“活”到桌面只有一枚硬幣為止,便結束遊戲。

一般情況下,劉培根和愛哭鬼(龍套)、何搗蛋(龍套)、曾大姐(龍套)這三個無聊到極致的吃瓜群眾組局廝殺。

當愛哭鬼和何搗蛋相繼出局後,劉培根和曾大姐這對“惺惺相惜”的好兄嘚就進入了“相愛相殺環節”。

劉培根率先發動攻擊,只見他屏息凝神,目不轉睛地盯著曾大姐的硬幣,目光變得兇狠,就好像猛虎盯著獵物時一樣。曾大姐被他犀利的眼神看得心慌不已,後背一陣發涼,出了一身冷汗。

劉培根把手擺成一個OK的樣子,用左手食指按住硬幣,然後用右手中指和大拇指緊緊相扣,中指猛地往外一彈,硬幣“嗖”的一下,瞬間飛了出去,在課桌上劃出一條直線來。他大聲喊道:“都給我讓開,我的硬幣起飛了!這一次,我贏定了!”

本以為勝負已分的曾大姐,正準備閉上眼睛接受這個悲慘的現實。他將眼睛悄咪咪地拉開一條縫,驚喜的發現兩個硬幣相撞的那一刻,劉培根的硬幣生生的被彈飛了,像被大卡車撞了似的,足足飛到了三米之外,“砰”的一聲,掉落在了地板上。

吃瓜群眾表示:啊這……無語i

g,剛才叫得有多歡,現在摔得就有多慘。

野南瓜

一次愉快的暑假,劉培根約曾大姐一起出去逛一轉。走著走著,倆人看見了一株奇奇怪怪的藤蔓。經過兩個“專家”一遍又一遍,反覆又反覆地確定了幾遍,動用畢生所學的劉培根得出結論:這是一株野西瓜藤,既然是西瓜,等它成熟了再來吧!

過了些許時日,劉培根和曾大姐再次見到這株藤蔓時,它已經長出了好幾個小果實,兩人定睛一看,原來這是一株野南瓜。既然是野南瓜,那就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