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取之於民,也當用之於民!(第1/4頁)
章節報錯
“大將軍,衙後解救男童數十,皆是未到開智之齡,如何處置?”
有軍卒自後衙入堂,向秦墨稟告。
秦墨單手提起癱軟的司馬徽,寒聲問道:“你囚禁那多孩童做甚?”
“並非囚禁,乃是刑犯之子。”
司馬徽噤若寒蟬:“吾欲教養……獻於陛下為侍……”
刑犯之子, 入隱宮為奴,乃是常有之例,有才能者也能擺脫賤籍,更能得重用。
比如生在隱宮的趙高!
這司馬徽倒是打得好算盤,未開智的孩童,教養幾年後長成, 便要稀裡糊塗承他恩情。
將來送入宮中, 一可討好嬴政, 讓地位更加穩固,二來但凡有發跡者,便是他在宮中之臂助!
“苟且鑽營之輩,怪不得能拉攏郡兵軍將,與你同流合汙!”
秦墨隨手扔下他,厭惡罵道。
司馬徽臉色灰敗,癱軟不能言。
秦墨不再理會他,轉而向那稟告軍卒道:“將那些跟隨而來的苦主,都帶去後衙看看,有無他們的子嗣,予之團聚。”
“若有餘下孩童無人認領,待陛下親至,便交給陛下收養!”
“喏。”
軍卒領命而去。
稍傾,後衙傳出激動的哭泣聲,顯是有苦主與孩子團聚了。
秦墨心情莫名好受一些,讓身旁的錦衣衛百將,去審訊司馬徽和一眾郡治官吏。
若有無辜者立即釋放, 事後當稟明嬴政,於汙濁中清廉自守,可重賞。
若有漏網者則全城搜捕,順便將犯官之家眷親族,盡數緝拿看押。
一切有條不紊的進行,城中百姓經過最初的惶恐後,漸漸搞明白髮生了什麼事。
然後,便是欣喜若狂!
百姓成群結隊聚集與衙前喊冤,訴說郡治官吏的種種惡事,包括郡治之下的各縣鄉官吏,亦多有被檢舉告發者。
秦墨聽著外面的哀告,並無多少意外。
縱觀歷朝歷代之吏治,從來都是一爛爛一片,或從上往下爛,或由下往上,最多有幾個獨善其身者。
南陽郡的郡治,搞成這熊樣兒,下面的縣鄉要是能好,才是見鬼了。
嬴政的錦衣衛初創, 大抵現階段還未深入到縣鄉, 如今百姓前來告發,就要秦墨臨機決斷了……
其實也沒啥要決斷的,因為秦法之下,沒百姓敢玩誣告那一套,誣告同罪加刑代價太大,既然說出來了,那便肯定確有其事!
秦墨強撐著起身,叫來一些識字能寫的軍將,出了衙堂來到門外。
百姓見他銀盔銀甲的騷包模樣,便知是個大官,不由為之噤聲,但眼中卻滿是希冀。
“有要告發郡縣官員者,上前口述筆錄,稍後本候派兵前往羈押查證。”
“若查有事實,告發者按律賜賞!”
秦法寫的明明白白,遇不法隱匿不報者連坐,反之告奸捕盜者賞賜黃金。
“俺要告發鄧縣獄掾……”
“吾告發泌陽縣治下鄉老……”
“庶民有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