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李乾來說,調一個禁軍中的將領去內黃並非難事,他相信只要他展露出這個意向,肯定會有大把的人願意過去。

為將者誰不喜歡作戰呢?

但問題就在於派誰過去。

李乾在禁軍中並無什麼親信將領,這才是他面臨的最大難題。

別隨便派了個人過去,壯大了他的實力,最後倒反過來咬他李乾一口。

而且李淵、楊堅和趙匡胤三人之間的利益也不好協調,這種高風險,對朝廷很重要的前線作戰自然不可能像之前一樣,一下子扔過去好幾個將領讓他們吵架,那樣只會加速朝廷兵馬敗亡,這種時候一錘定音的話語權才最重要。

但合適的人選並不好找,有能力的很多,對自己有忠心的人卻很少。

他左思右想之下,一時間還是想不到什麼太合適的人選,那些將領們並不在京城,李乾和他們也沒什麼交流的空間。

這個問題還沒來得及解決,新的問題便接踵而來。

已經有訊息傳來,王安石已經帶著行裝,進入京畿了,恐怕再過個兩三天就能來到京城。

這對李乾來說也是件大事。

或者說,皇帝與宰輔大臣之間的關係是朝中所有大臣的頭等大事。

若兩者相處的好、君臣相宜,那朝中就能少很多麻煩事,少很多爭執,大家的官宦生涯就能更輕鬆些。

若兩者理念不合,那就壞了。

不僅爭執不斷,各種政令恐怕也會前後不一,若皇帝或者宰輔其中一人性格強勢,那雙方之間還有可能碰撞出不小的矛盾和摩擦……

朝中很多有年資的大臣都知道,王安石是個又倔又拗的驢脾氣,而皇帝陛下也不是個省油的燈。

這兩人若是碰到一塊起了爭執,那肯定會鬧出大事兒來。

但所有人也都知道,王安石畢竟是皇帝陛下欽定的,從那個鄉下旮旯裡扒拉出來的宰輔,既然他敢這麼選,那應當也對王老大人有個提前的瞭解了吧?

最起碼雙方的相性相似,追求相似,才會有這種選擇……

今天是王老大人回京的日子,城西北的渡口又一次來了不少大臣。

相比於上次迎接和珅、嚴嵩回來,大臣們的隊伍縮減了不少。

畢竟王安石已經半隱退了這麼多年,朝中故舊、門生已經不如別人多了。

而且相比於嚴嵩、和珅,他的為人也不是那麼被官員們所喜歡……

波濤洶湧的河水鄰近這邊特殊地勢後,漸漸變的平緩下來。

但似乎也將盛夏的酷熱淤積在這片人來人往的碼頭上,讓人身上黏糊糊的,好不煩躁。

即便是來接人的蔡卞夫婦,也不得不在轎子裡歇一會兒,然後才出來向江上張望一會兒,再被熱的受不了,鑽回轎子中。

今日蔡攸也跟著叔嬸兩人來到了這裡,並且觀其臉上的神情,還有幾分緊張。

「二叔,方才我又讓人去打探了一遍,老大人的船隻距這邊只有四里左右了,估計再等片刻就要到了。」

「好。」

蔡卞目中也有幾分緊張,但更多的還是期待,思念……

另一邊蔡卞的夫人,也就是王安石的女兒也按捺住心中的感情,同丈夫在轎子中等著。

期間還不斷有官員湊上來,同蔡卞打招呼、湊近乎、拉關係。

大家都明白,待王安石回來,坐穩了這個尚書僕射之位後,蔡卞如今的處境恐怕就會立刻改變。

由原先一個蔡黨中較為邊緣的侍郎,搖身一變成為朝中幾乎是最紅、最熱的侍郎。

蔡卞對過來的這些官員以禮相待,對過去曾

反對、得罪過王安石的人並無什麼冷臉,對曾經的好友、志同道合的人自然是更加親近。

與他一起的還有其他幾個官員,這些人要麼是王安石的親近門生,要麼是很認可他的理念、並且曾與他並肩戰鬥過的人。

這些人調節著碼頭上的氣氛,讓每個到此的官員都覺得自己受到了重視。

天氣雖炎熱,但不一會兒就有小廝過來搭起了涼棚,並且給諸位大人端來了茶水。

空中的熱意稍去,但人群中的氣氛頓時變的更熱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