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選抉擇,新的軍情(第1/4頁)
章節報錯
大元帝國麾下可不只有金國這麼一個汗國,另外兩國見金國在大乾佔到了便宜,而大乾西北邊防又異常空虛,他們就會抱著順手撿便宜的心理,起兵叩邊。
幾個文官遲疑了片刻,也勸道:“陛下,若只是東北邊關有恙,不過一地之災,但若從西北抽調邊軍,令西北邊防也薄弱起來,萬一此後出了意外……”
話說到最後聲音越來越小,李乾卻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如果只是出了一出缺口,那大乾尚有不斷派兵,將來犯之敵驅逐的空間。
但要是西北和東北這兩大要命的邊塞全都被攻破,那如今的大乾恐怕就有亡國之危了!
“朕知道了。”
李乾默默點了點頭,他畢竟沒經歷過這種變故,方才還是有些急躁了,下意識就想把目前的可用力量一股腦地堆過去。
但眼下這麼做非但不會解朝廷的燃眉之急,反而有可能露出更大的破綻。
他深吸一口氣,也想明白了當下處境,在這種事上,李乾不會為了自己的面子,強行推行一些不合理的舉措。
“此外,據軍報上所言,嘉遠關仍有七萬可戰之兵,再加上後方其餘關塞的兵馬……”
李乾頓了片刻,回想著自己這一年來處理的有關東北邊塞的奏章,說出了一個數字:“還能湊出十三萬兵馬來。”
聽著雖然不少,但這是在最理想的情況下,才可能有這麼多可戰之兵,現在還剩多少人,誰也不清楚,必須得等後續的情報來到京城才行。
而且,如果要動用這些人,還要面臨一個大問題。
下方諸多官員沉默了片刻,最後還是李靖開口道:“陛下,要調動這十三萬兵馬也並非易事,朝廷還是得派人前往邊關,總領兵事抗虜。”
李靖說完後沒坐下,而是就這樣定定地望著李乾,彷彿在等著他做出決定。
李乾知道他的意思,他也知道其他大臣們都是怎麼想的。
實際上方才在殿中久坐的時候,李乾就已經想過這個對他來說非常沉重的問題了。
出了這麼大的變故,不管吳三桂究竟有沒有明面上反叛,那他都已經不可信了,朝廷肯定要再派人去接管這數目龐大的殘兵、統籌抵禦金兵的事。
但究竟要派誰去呢?
李乾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正在吳國領兵作戰的那些將領,但只是稍加思索,他就把這些人排除了。
邊軍常年戍邊,都是些驕兵悍將,不服天不服地,有吳三桂這個地頭蛇總兵撐腰,這些禁軍統領過去後可能無法壓服這些人。
而且還有可能形成新將舊將對峙的局面!
在金兵入侵的這個前提下,這樣的局勢無疑是非常致命的。
要派人,就得讓一個非常有權威、能徹底壓住吳三桂的人。
這樣的人在朝中也不多,李乾想到的就只有那麼幾個,其中最主要的還是李淵、楊堅、趙匡胤這三人。…
但如果真要讓他們出去領兵,李乾還是比較排斥。
這三人都不是什麼安分守己的角色,如今在京城還算老實,可要是真出去就不一定了。
等他們成功抗擊了來犯之敵,積攢了威望,原本高壓下的平衡局勢被破壞,再加上他們的禁軍家底都在外面,順勢起兵、黃袍加身似乎也不奇怪……
但眼下他們三個也確實是最佳人選!
李乾的呼吸沉重了幾分,一方面是有可能長驅直入的金兵,另一方面則是有可能起兵造反的李淵等人……
自從方才想明白這一點後,他就一直沉浸在艱難的抉擇中。
抵禦來犯的金兵重要,還是防備李淵他們重要?
但眼下顯然沒有時間再給他繼續墨跡下去,李乾抬頭向前環視一週,以前發現大臣們都在看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