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陛下,臣願去賑災(第1/2頁)
章節報錯
縮減禁軍八成的糧餉!!
這話不亞於一道驚雷,直接讓武將們炸了鍋。
一個個五大三粗,膀大腰圓的緋袍大漢們殺氣騰騰地起身,指著秦檜與嚴嵩怒罵。
“嚴相,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嗎??”
“百姓需要吃糧、京官需要吃糧,難道禁軍就不要吃糧?他們就該活活餓死嗎?”
“二位,邊軍無糧會譁變,你以為京中禁軍無糧就不會譁變嗎……”
這次即便是文官們,也瞠目結舌地望著前方秦檜與嚴嵩,不明白兩位丞相大人為何會想出這種昏了頭的招數來。
禁軍向來霸道,別說縮減八成糧餉了,就算縮減三成都不行。
不解的人雖多,但如李淵、楊堅那般的聰明人也很多,不是若有所思,便是面露恍然之色。
無視炸了鍋的武將們,李乾也皺眉盯著秦檜與嚴嵩。
直覺告訴他,這兩個老貨一定還有什麼想說的。
“大伴。”
“是,陛下。”老太監向前一步,扯著嗓子高聲道:“肅靜!!”
武將們怒噴了半天,見自家頭頭依然安坐在前方沒有反應,也漸漸偃旗息鼓,只不過望向秦檜嚴嵩兩人的目光依舊餘怒未消。
“嚴相,你接著說。”李乾盯著嚴嵩。
“是,陛下。”
嚴嵩面不改色,繼續道:“如今朝廷正欲援越伐吳,既然出了這等變故,不如將京城禁軍十二衛中的十衛盡數借給越國。”
文武百官們登時愣住了。
把朝廷的禁軍派遣到別的地方,他們不就不吃朝廷的糧食了嗎??
出征大軍的糧餉,一律由越國負擔啊!
嚴嵩接著道:“朝廷兵馬伐吳,先奪盱眙,以全通濟渠,如此便通黃河、淮河。”
“再取山陽、揚州,全山陽瀆,如此便通長江、淮河,如此以來,運河南段可復通矣!”
“漕船自衡山等郡沿長江向東,自揚州北上運河,過山陽,渡洪澤、淮河,經盱眙,北上至宋汴二州河道淤塞處,此處便是需要賑濟災民,疏通河道之地。”
“漕糧眾多,何愁不能以工代賑??”
臥槽!!
百官如見了鬼一般望著嚴嵩,心中只有一句話。
還踏馬有這種操作??
這計策妙啊!唯一的缺點,就是京城只留下兩衛,兵力有點少。
不過除了禁軍十二衛之外,京城還有羽林左右衛,虎賁左右衛共四衛,也不算是太空虛。
眼下情況特殊,似乎也只能如此了。
李乾也聽懂了嚴嵩這頓解釋,不覺捏緊龍椅的扶手,心中震撼非常。
還能這樣?
他之所以能聽懂,就在於李乾看的那些帶畫的書裡面,就有大乾的地圖。
那些把帶畫的書想成什麼好康東西的人,這裡就需要自我批評和反思了。
結合那些亂七八糟的地圖和腦子裡的記憶,李乾推算出一個事實。
這一世歐亞大陸的板塊要比他前世大個兩三倍左右,所以大乾的疆域也要比前世的諸多王朝遼闊的多。
在大乾地圖上,清清楚楚地標註著通濟渠的起運點——盱眙,就位於楚國境內。
然而李乾看書的時候,長孫無垢卻幫他指出了一個謬誤。
近幾年吳國越來越強勢,已經攻下了盱眙,將這裡納入了他們的國境。
這個地方太重要了,掌握了盱眙,便是拿捏住了朝廷的命脈,隨時可以斷掉漕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