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大夫稍安勿躁。”

“大夫所言局面看似兇險,但都繞不開一點。”

他伸著一根手指,緩緩道:“我大吳東面臨海,南面有越國接壤,西面是楚國,北方是陳國、齊國!”

“四國中有三國都被我大吳兵鋒挫敗,陳王更是將公子留送到我大吳當做質子!”

“此四國為我吳國之障壁,不破四國,誰能攻吳?”

“他們必然會借道給別國的!”伍子胥心裡這個著急,難道你連這麼簡單的道理也看不出來?

“哈哈哈哈!”

不料伯嚭就像聽到什麼天大的笑話一般,忍不住道:“陳國自不必多說,齊楚越三國正值傾覆之時,又怎麼敢讓別國虎狼之師入境?”

“若有人入了他們的國境,又怎麼會廢大力氣,遠道攻打我們強大的吳國?難道只為了獲取一塊與國境不接壤的飛地嗎?”

“他們定會順手直取虛弱的齊楚越?不費吹灰之力便能獲得一大塊國境附近的土地,絕不會有人捨近求遠,舍易取難!”

聽了太宰大人精彩的高論,不少公卿都忍不住高聲稱讚。

然而他們卻很難意識到,這世上還有一種東西名為信義。

這玩意看似不起眼,不能當飯吃,也不能在戰場上殺敵,但卻是一個國家最珍貴的東西。

給千軍萬馬都不能換的。

別國找你求援,你不答應也是人之常情,畢竟沒誰願意為別人無故付出。

就算你不答應,轉過手來滅掉來找你求援的國家,那也不會有太大問題,最多也就被人嚼嚼舌根子,說兩句趁虛而入,在這兵詭雲譎的亂世中也能說得過去。

但你明面上答應下來,等兵馬進了人家國境,卻轉過頭來,把別人滅掉,侵佔別人的國土,這就屬於失了信義。

若是如此,不僅國內的百姓要蒙羞反感,就連出徵在外的將領、士兵心裡也會犯嘀咕的。

人無信義,與禽獸何異??

若是再有上行下效,那結果就更糟糕了。

沒有了信義,百姓定會民亂四起,沒有了信義,軍隊定會反噬他們的主人……

內裡失了民心、軍心,外面就更不用說了。

很少有國家願意和這種失信之國過多打交道。

長此以往,國不亡才奇怪。

這個道理有許多公卿不明白,也有人含含糊糊地明白,卻捅不破最後那層窗戶紙,無法悟全。

而像夫差這種為了女色能撂下殺爹之仇,指天之恨的極品,更是不可能往這方面想了。

所以他也被伯嚭的歪理說的一臉意動。

下面的伍子胥氣的快要吐血,忍不住怒道:“難道諸卿都忘了嗎?郢都被破,楚臣申包胥跪哭秦廷!若真如太宰所言,楚國又怎麼可能讓他去秦國求援?!”

伯嚭卻打了個哈哈:“申包胥不過一逆臣而已,此時楚國危急,他暗中串通秦國,欲要賣主求榮再正常不過。”

“而且,經此一事,相信王上和諸卿也能看清楚,秦王嬴政連理都沒理他,這便已能證實,秦國定不會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