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暮春的天氣不寒不暖,涼颼颼的夜間讓人想要早早鑽進被窩。

值夜的下人給秉燭夜讀的蜀王備了暖手爐,但最近蜀王有了其他暖手工具,一隻異常可愛的小兔子。

上山散心的蜀王從捕獸夾中救了一隻小兔子,本來下人們說要做麻辣兔丁,但蜀王看著小兔子那可憐又可愛的模樣不忍心,便養在家中。

小兔子十分安靜,彷彿能夠聽懂人話,蜀王愛憐它,也不將其拘束在籠子內,讓它可以滿院子跑。

可是小兔子只喜歡圍著他打轉,喜歡粘著他,往他懷裡面鑽。

“你是,把我當成你的媽媽了嗎?”

笑問小兔子的蜀王心情甚好,言動物無名,仍舊是動物。若動物有名後,便是靈獸。

於是,他給他的粘人精靈獸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叫做“卯春”。

他們在春天相遇,在冬天長別。

他認出了雪地上躺著它,不會有錯,是他的那個粘人精小兔子。

女帝突然下詔命蜀王回京,當時蜀王異常不安,感覺大禍臨頭,命不久矣!

整個蜀王府上也是亂成了一鍋粥,根本沒有人顧及一隻小兔子。

回京的半路上,蜀王才想起他的暖手爐小兔子卯春。

管家表示,動身之前,有尋找小兔子要將其一同帶入京。

但是不知為何,平時總是呆在蜀王房間的小兔子不知去向。官家差了好幾名下人去尋,也未能找到。

丟了小兔子卯春,蜀王眼中滿是失落,老管家就言等到了京城,再尋幾個毛色更好更漂亮的小兔子來。

“又不是它,只是替代,罷了!”

蜀王覺得,小兔子卯春與他有一段兒緣分,在悽苦的暮春,溫暖了他的心和手。

只是緣分盡了,自然是要分別。

只願,它能重返山林,而不是成為別人的盤中餐。

那時的蜀王,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他與小兔子卯春的緣分還未了!

萬物皆有靈,它是因為有了名字,才能化妖的嗎?

它是為了來尋他,才到的京城嗎?

所以,她真的從未騙過他!

她做出今日的選擇,只因為,她是妖,想要幫助同伴朋友,而非受人差遣,與他為敵。

突然間,蜀王感覺自己好似喝了一口混著墨汁的醋,喉嚨酸澀難耐得厲害。

他想起,她曾問過他,上古時,人與妖相愛通婚,甚至創造出了神的部落。為何到了如今,人卻如此排斥異族?

她不明白,人與妖,有什麼不同?

當時他言,妖類嗜血成性,不懂何為感情,同族常自相吞食,這便是人與妖的不同。

可如今,她用自己的行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反駁了他。

妖也會珍視友情,珍惜愛情。

即使被拋棄,也能跋山涉水,不遠萬里,到達對方的身邊兒。

他這半生,看過太多人情冷暖。

自從母親將他丟棄到巴蜀後,有太多曾經無比親近的人,從此陌路。

而當他再復從前榮光時,那些曾踐踏他、無視他的人又蜂擁而至,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