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四章 李祺入獄 多羅開罪(第2/2頁)
章節報錯
李祺不用細想也知道結果。
康熙皇帝似乎看出了李祺的想法,雙手輕輕一拍。
立時,從屏風後面閃出來二十幾名大內侍衛,各自持刀而立。
同時,武英殿大門開啟,百餘名弓箭手進入殿中,弓在手箭在弦。都對準了李祺。
康熙知道李祺武藝高強,怎麼可能沒有做任何準備?
李祺見狀,知道任何反抗都將毫無意義。
有侍衛上來將李祺捆綁了個結結實實。
康熙說道:“先將李祺押往刑部大牢看守,等候議處。”
李祺被收監的訊息很快傳了出去,一直看著李祺不順眼和被李祺藐視的一些人拍手稱快,並且繼續網羅李祺罪證,他們想要將李祺徹底整垮。
統領府內有人高興有人憂憤,因為有些人自從被林文孝收買了,便一心一意的要跟著林文孝,因為跟著林文孝可以撈到更多的好處,而李祺,自從柳彥奇的到來,便不再允許他們搜刮錢財,也不再允許他們剋扣軍糧軍餉。早就對李祺產生了怨恨,更加上那日假借找劍為名,大搜統領府,把他們的體己錢都充了公。如今見李祺被皇上收監,各個心花怒放,並且將李祺往日的種種,又都寫成了參本,希望可以將李祺立刻處死。
可是,以田久為首的一部分人,還是感念李祺曾經的一些好處,倒是希望李祺能夠被皇上赦免無罪,重回統領府。
因此,田久等人便受到了黃大興等人的排擠,在統領府內已無一席之地,大家背後商量著,要離開統領府,另謀高就?
李祺被收監的訊息也傳到了多羅格格的耳朵裡,多羅格格為之震驚,連夜趕往刑部大牢去看望李祺。
本來刑部放下話來,沒有皇帝和刑部的手諭,任何人不可以探望李祺,奈何多羅格格偷了父親的王府手令,加之她格格的身份,有人勸阻,卻無人敢強行阻攔,多羅格格還是見到了李祺。
多羅格格見李祺被重銬鎖著,一頭烏髮已經雜亂無章,披散在臉前。和往日叱吒風雲的李祺判若兩人。
多羅格格一見,鼻子一酸,眼淚便滾落了下來。
李祺微微一笑,說道:“格格不必如此。”
多羅格格說道:“李祺,你放心,我一定會想辦法救你出去的。”
李祺說道:“格格能在李祺落難之時還敢來看望李祺,李祺已經是感激不盡了,李祺自知自己所犯數罪無一可以倖免,因此,不敢勞煩格格為李祺求情,李祺只求格格在皇上面前諫言,給李祺來個痛快的就行了,不要讓李祺受皮肉之苦,李祺便感激不盡了。”
李祺說這些話,也是出自真心本意,因為她知道,若不是統領府的人出賣她,皇上根本就不可能知道這麼多,如今皇上將她收監,說明想讓自己倒黴的不止是統領府裡的部分人,就算有人為她求情,恐怕也是無盡於是。而李祺在統領府,對亂黨嚴刑拷打,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她深知這些大刑的殘酷。她可不想受此酷刑。
多羅格格說道:“李祺你放心,我一定會替你求情的。”
多羅格格離開刑部大牢,直接進宮面聖去了。
康熙聽說多羅格格求見,便知道她是為李祺之事而來,便吩咐人傳話說他沒空見她。
多羅格格見不到康熙皇帝便不能為李祺求情,她豈能善罷甘休,便讓人再次進去傳話,說她見不到皇上絕對不會離開的。
康熙無法,只好讓人宣多羅格格武英殿見駕。
多羅格格進入武英殿,施過君臣大禮,便說了她是為李祺之事而來,希望皇上能夠聽她之言,放了李祺。
康熙說道:“李祺罪犯八條,且全都證據確鑿,你有何理由讓朕把她放了?”
多羅格格說道:“首先第一條就不成立,李祺確是女兒身不假,但是,自古以來,女扮男裝上陣殺敵的不只李祺一人,她們不但沒有因此獲罪,而且還都得到了嘉獎,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花木蘭的故事。李祺女扮男裝從軍的確有不妥之處,但是李祺屢立戰功,為朝廷效力也是事實,皇上說李祺犯欺君之罪,多羅請問皇上,皇上可有問過李祺是男是女?既然皇上沒有問過這個問題,李祺也沒有向皇上說自己就是男兒之身,那李祺哪裡來的欺君之罪?”
康熙點了點頭說道:“你說的也不無道理。”
多羅格格又說道:“第二條多羅我認為也不足以為罪,皇上,請您捫心自問,哪個帶兵打仗的大將軍沒有私用過軍糧軍餉,李祺所用尚不算數額很大,若連她這一點點也要追究,那我可以肯定的說,大清朝所有將軍都將被收監入獄。”
多羅格格接著說道:“第三條,攔路搶劫,就算屬實,又是多大的罪過?我聽說自從柳彥奇加入統領府,李祺已經不再縱容手下再做這樣的事了。第四條,我覺得最是不通,李祺網羅武林人士不假,可是這些人,李祺重用他們對付亂黨,不僅不該有罪,而且應該是功,皇上出征之前,不也曾招賢納士嗎?難道皇上這也是結黨營私不成?第五條,想想那些亂黨,都是頑固不化之徒,若不用些刑罰,豈能招供?即便有人因此而死,畢竟他們是亂黨,也不能算是草菅人命吧。第六條,亂黨頭子朱久興雖然被擒,畢竟沒有將亂黨一網打盡,依然有漏網之魚,李祺這麼做,我想她是有意要放長線釣大魚,方法可能不可取,但是也不足以說她這是私通亂黨,她這要是私通亂黨,亂黨早就壯大成軍了,李祺也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遭到亂黨的算計了。第七條,說李祺無故離職,是失職之罪,我想提醒皇上一句,古人有云: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想,李祺一定是突然發現亂黨蹤跡,前往追蹤,來不及通知統領府的人也未可知。至於第八條,也就是最後一宗罪,我想請問皇上,當年抓住鰲拜之時可有定鰲拜謀反之罪?連鰲拜都不是謀反大罪,李祺又怎麼會是謀反之罪?據我所知,當日捉拿鰲拜之時,鰲拜黨羽欲衝進皇城,營救鰲拜,是李祺協防九門,阻止了他們武力逼宮,李祺當有功於聖上,為何反而成罪了?”
多羅格格的一番話說得康熙皇帝是啞口無言。
欲知多羅格格能否替李祺開罪成功,請看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