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一章 李祺受命 秀芸北上(第2/2頁)
章節報錯
明義社的人說道:“你們比我們好不到哪去,李自成才做幾天皇帝,還不是被清軍圍困在九宮山,從此不知去向”。
順義社的人說道:“你們明義社好不懂得感恩,這次要不是我們順義社出手相助,恐怕你們早就被胡安一舉剿滅了,你們現在看不起我們順義社了,你們這就是恩將仇報。你們還要舉旗?你們有什麼資格舉旗起義?這次你們明義社能夠脫險,完全是我們出手相救的結果,否則,明義社的人恐怕早就被胡安一網打盡了,人都沒了,你們還舉個鳥旗,起個鳥義。”
明義社的人哪裡容得他們這麼說,說道:“別以為你們順義社這次出手完全是在幫助我們,我們若是被胡安滅了,你們也好不到哪裡去,大家不過是相互借力,互為犄角而已,有本事你們當初別撤退啊,為啥不迎著胡安和他們決一死戰?說白了還不是害怕被胡安一鍋給端了嗎。這次若不是我們明義社吸引住了胡安,恐怕求救的就是你們順義社了。
順義社的火龍旗旗主劉百天因明義社的人鄙視順義社,說他們不過是亂賊匪類,心中氣惱,抄起自己的兵器彎月斬便向對方攻了過去。
對方也不示弱,一擺手中亮銀槍便和劉百天戰在了一處。
順義社的人一看他們二人動起了手來,便紛紛亮出了兵器,仗著人多,便將明義社的人給圍困住了。
耿諸葛見雙方越吵分歧越大,這會兒又動起了手,恐傷了和氣,若聯合失敗,那對他們雙方而言,可都是滅頂之災。於是極力勸阻,雙方已如水火,恐再難意見統一,若不是李復順出面制止,恐怕要打出人命來了,一番吵嚷之後,雙方不歡而散。
田久等人問李祺軍隊已經集訓數日,為什麼遲遲不進兵。
李祺說道:“不著急,我早就在順義社和明義社內安插了眼線,讓他們極力挑撥明義社和順義社產生分歧,離間他們,讓他們相互仇視,只有他們解除聯合,各自為戰我們才有勝算。”
黃大興說道:“小爺向來用兵詭道,從無不勝。”
李祺說道:“剛剛接到線報,此計已經奏效,我已經吩咐他們再燒一把火,等這把火燒過了,我們便可以進兵了,到那時大家只要齊心合力,必能一舉剿滅亂黨,升官發財不在話下。”
大家齊呼小爺英明。
馬思明走了快有月餘了,這日鏢局來了一位蒙古人,說有趟鏢要押往塞北。
於正威說道:“時令已經冬日,塞北早已經飛雪連天,而且路途遙遠,這趟鏢我們不能接。”
來人很是執著,說道:“放眼京城各大鏢局,我們唯一能信得過的只有揚威鏢局,希望總鏢頭能夠好好考慮考慮,辛苦費我們自然是很豐厚的。”
於正威因為得知康熙任命李祺為剿亂統領,正在訓練軍隊,不日即將出發去圍剿明義社和順義社,他知道此人善於計謀,唯恐明義社吃虧,他決定儘快出發,去給朱久興送信兒,同時,助他們一臂之力。因此更加不願意接這趟遠鏢。
於秀芸卻堅持要接這趟鏢,說道:“此去關外,雖說路途遙遠,又是東令時節,關外早就大雪紛飛,但是對方給足了時限,半年時間,往返有餘,況且籌資豐厚,值得一走,希望父親好好考慮考慮。”
小書亭
母親尹秀香知道於秀芸的心思,她其實是想去關外尋找馬思明。而這趟鏢正好是押往科爾沁部的,因此她才極力要接這趟鏢。
尹秀香明白,女兒已經離不開馬思明瞭,他已經成了女兒一生的牽掛。如若極力勸阻女兒放棄這趟鏢,女兒必然會心中難過,因為自從馬思明離開京城北上,女兒便整日茶飯不思,心事重重,臉上很少流露出笑容,那彭啟德來找她說話,她心煩的不行,還當眾用話頂撞了彭啟德,這在馬思明來之前,可是從未有過的。
劉小翠找她指導武藝,她也懶得和她詳說,每次只是應付了事,弄得劉小翠跑去尹秀香那裡去告姐姐的狀。
尹秀香是過來人,自然知道女兒的心思,他一心牽掛著北上的馬思明,可是,又沒有一個合理的理由去塞北草原去尋找馬思明,如今有了一趟押往科爾沁的鏢,這正合了於秀芸的心意,她豈能不強烈要求父親接下這單生意。
尹秀香既然看透了女兒的心思,自然不想讓女兒失望,於是對於正威說道:“既然秀芸要接,就接下也是無妨,如果你不放心,我同芸兒多帶些人手一道押送,正好思明也在科爾沁,我們去了也有個照應。”
尹秀香故意說出了馬思明正好也在科爾沁的話,就是明著點於正威,讓他清楚女兒為什麼要接這趟鏢。
其實於正威也早就看出了女兒的心思,只因他要去幫助總舵主,而此去科爾沁路途遙遠艱辛,說道:“我倒是不擔心芸兒押鏢的事,義軍殺了胡安,康熙震怒,如今朝廷已命李祺為剿亂統領,此人足智多謀,用兵詭道,而且心狠手辣,不好對付,我打算前去支援總舵主,因此不想芸兒遠行。”
尹秀香明說道:“其實芸兒的心思不在這趟鏢上,思明走了也有一個多月了,她大概是關心思明所以才要接下這單鏢的。”
於正威聽她這麼說,想了想說道:“他們也都到了昏嫁的年齡,等他們都從關外回來,我們就為他們舉行婚禮,這回不由他們同意不同意都要辦,畢竟芸兒比思明大,等不得的。”
尹秀香說道:“我也是這麼想的。”
於正威說道:“那就去吧,只是她自己帶人去我還是不很放心。”
尹秀香說道:“我同芸兒一起去,再多帶些幫手。”
於正威說道:“這樣也好,你們母女二人相互也好有個照應,再多帶幾名得力鏢師。”
得到了父親於正威的同意,於秀芸接下了這趟鏢,挑選了十幾名精壯鏢師,一切打點完畢,便同母親一起啟程了。
臨行,夫妻二人似乎都有話要說,又不知該說些什麼,最後只是相互囑咐一番,才依依不捨地各自上路。
於正威和尹秀香夫妻二人誰也沒有想到,此次分別竟然成了他們夫妻二人的永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