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天緣巧合 京城再見(第1/2頁)
章節報錯
林文孝見自己的策略果然奏效,心中暗暗高興,但是唯恐火燒的不夠旺盛,便又說道:“師父千萬不要動怒,此人劍藝驚人,師父年事已高,想要勝他也是不易,徒兒這點小小的屈辱算不得什麼,為了徒兒您老萬一有個什麼閃失,毀掉一世英名那叫徒兒該如何是好。那人不過說幾句狂言,師父反正也未聽到,只當徒兒剛才多嘴胡亂講了一個故事罷了,師父,千萬不要動怒。”
林文孝瞭解師父的性情,他越是說師父不要動怒,師父便越是會大怒,果然,鍾河心中怒火已經熊熊燃起,鍾河最見不得別人背後議論他了,於是追問道:“徒兒快說,快快說來,那個狂妄之徒說為師什麼了?”
林文孝為了將師父的怒火燃得更旺更烈,故意賣關子道:“打人沒好手,罵人沒好口,這些話不聽也罷,反正再怎麼難聽也不會缺根毫毛少一根頭髮,師父您老人家身體要緊,千萬不要為了幾句惡言傷了身體,這些話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鍾河被林文孝燒得已經火冒三丈了,拽住林文孝說道:“你今天要是不說我就不認你這個徒弟了,快快說來。”
林文孝見火候燒得足夠大了,便故意拿腔作勢的道:“本來弟子技不如人輸了也就罷了,那柳彥奇非要問我師出何門,說徒弟如此師父也一定是個酒囊飯袋。我說我師父乃是武林之中響噹噹的人物,武當五子之一,英名萬里,不許你侮辱我的師父,我技不如人要殺要剮悉聽尊便。他卻哈哈大笑說道,原來是武當那個老匹夫的門徒,別說你師父只是其一,就算那五個老匹夫一起來我也不放在眼裡。今天我不要你的狗命,你快快回去讓你的那老的走路都掉渣的老匹夫師父前來送死。”
鍾河聞聽林文孝這番胡鄒八道,被氣得肺都要炸了,一掌按下去,身旁的桌子已經碎了一地。怒道:“柳彥奇小兒,我定要將你碎屍萬段。徒兒,此人現在何處?”
林文孝說道:“此人現在在哪兒我也不知,不過官府因他行為惡劣也在找他,我有好友在官府中做事,我找他打聽定能找到此人下落。”
鍾河說道:“那徒兒你就快快去打探吧,有了訊息第一個通知我,我一定要親手宰了這個狂妄之徒。”
林文孝見自己毒計成功心中暗自歡喜,心說柳彥奇呀柳彥奇,量你武功再高也絕不是我師父的對手,等我師父將你打敗,看我怎麼收拾你,我定要在你身上捅上一百個劍孔不可。
林文孝離開師父的住處,一邊走一邊思索,他知道李祺已經佈下天羅地網,到處查詢柳彥奇的下落,以李祺的實力,用不上幾日便一定能夠查到柳彥奇的下落,只是,李祺早就吩咐下來,任何人只能暗中監視柳彥奇的一舉一動,沒有他的命令,任何人都不能找柳彥奇的麻煩,自己去找他尋仇,若要是讓李祺知道了,李祺定然不會饒了自己,可是,師父的到來,正是自己報仇雪恨的最佳良機,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只要我小心行事,只要不讓李祺知道我的計策,等柳彥奇一死,他李祺又能奈我何?
林文孝想到這裡心說,現在最要緊的是回到統領府,說不定李祺的眼線已經有了柳彥奇的下落,從李祺這裡竊取柳彥奇的下落才是最便捷的。
林文孝返回統領府,暗中打聽柳彥奇下落之事暫且不提。
李祺眼線遍佈京城內外,她想找一個人並不難,何況她要找的這個人還是武林中響噹噹的人物,偏巧的是柳彥奇此時正好已經來到了京城,這便更加容易被李祺的眼線發現並盯上了。
柳彥奇萬萬沒有想到,當他邁步進入京城城門那一刻起,就已經陷入了兩個大的陰謀之中。一是李祺暗中監視他的一舉一動,伺機尋找突破口,好將他一舉拿下,納入自己的麾下,為日後二人能夠長相廝守做鋪墊。二是林文孝為報一劍之恥而設下的毒計,他恨柳彥奇入骨,發誓和他不共戴天。
馬思明先柳彥奇一步來到的京城。
這北京城可謂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紀,西周的諸侯國燕即建都於此,稱為薊。秦朝統一六國之後,薊成為廣陽郡治所。兩漢、魏、晉時期為幽州治所。隋朝時為北方軍事重鎮涿郡治所。唐朝時複稱幽州。遼以薊城為陪都,建號南京,又稱燕京。金遷都燕京後,改稱中都。元以金離宮為中心,重建新城,改稱大都。
明朝皇帝朱棣把都城遷到北平,並把北平改名為北京,朱棣從永樂四年開始在北京城中改建宮闕,直到永樂十八年才基本完工,自此北京又被稱作京師。滿清入關之後繼續建都北京,這時的北京城,有4道城牆,在城市的中心,皇宮外面是紫禁城,紫禁城的城牆高約10米,外面有一道人工開挖的安全屏障——護城河,又名筒子河。護城河有52米寬,十幾米深。紫禁城四方都有高大的城門樓,南面叫午門,北面叫神武門,東邊的叫東華門,西邊的叫西華門。這紫禁城的城牆可不是一般老百姓所能靠近的,所以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保護城中百姓的城牆,他只是用來保護皇上及其後宮眷屬之城牆。在紫禁城的外面圍著一圈更大的城牆,叫皇城,皇城南面的大門叫大清門,東側的大門叫“東安門”,西側的大門叫“西安門”,北邊的大門叫“地安門”,皇城內除了幾處朝廷府庫之外,都是滿人的王府及八旗子弟之地,普通百姓也是難以靠近。在皇城的外面還有周長24裡的內城城牆,在內城城牆之外還有外城城牆。內外城牆裡面的地方才是平常百姓的住所。
馬思明一行人進得京城,一路來到內城,幾人打過尖後,烏蘭姑娘說要去尋找家人,便和馬思明告別,臨行前她粉腮含羞地從自己的衣襟上取下她隨身帶著的香荷包說:“此日一別不知何日再見,這個香荷包是我親手繡的,今日留給思明哥哥日後做個念想。”說完話將香荷包遞給了馬思明。
馬思明自是知道烏蘭姑娘的心意,看著她嬌羞的模樣越發的喜歡她了,可一時又想不起來自己有什麼東西可以回贈給她,急得心裡什麼似的,忽然,他記起在他的脖子上一直帶著一塊兒玉來著,心中一喜,忙摘了下來送給了烏蘭姑娘,烏蘭姑娘自然心裡也明白他的心意,便也不客氣的收了,收完素面含羞,急忙帶著格蘭自行去了。
送走了烏蘭姑娘,馬思明和劉老爹找到一家客棧住了下來。
次日一早,馬思明一邊打聽著蘇合爾泰的府邸,一邊打聽著師父告訴他來京城所要找的一個地方“鎮遠鏢局”。
一天下來,馬思明累得人困馬乏也沒有打聽到一點訊息。正當他疲憊沮喪之時,一位行乞的老者拄著根棍子衣衫襤褸地來到了他的跟前,伸手向他行乞,馬思明順手掏出來很小的一小塊兒碎銀子扔在了行乞老者的碗中,這塊兒碎銀子雖然很小,可是,對於一個行乞的人來說,那可是天文數字了,行乞老者已經十幾年沒有看到過銀子了,見馬思明如此大方,心裡非常高興,連忙道謝。
馬思明連忙說不用客氣。
那行乞老者追上馬思明說道:“大善人,我看你四處向人打聽,是想找人還是想找什麼地方?若真是,你不妨說說看,也許小老兒我能幫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