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李祺佈局 惡徒告狀(第1/2頁)
章節報錯
馬思明已經聽出了來人是誰。那林文孝更是深知此人。眾位看官猜的沒錯,來人正是柳彥奇。
林文孝一見柳彥奇到了,心中更加懼怕,他深知柳彥奇的劍奇快無比,頃刻之間取自己性命如同探囊取物。想到此處手還不由自主的摸了一下自己的咽喉之處,這裡的傷疤清晰可觸,林文孝心中懼怕的同時也是恨從中起,他曾發誓一定要報這一劍之仇。
他深知憑藉他們四人的力量想勝他們其中任何一人都比登天還難,更別說對付他們兩個了,如今之計只能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了。但是要想從他們倆人手中脫身也並非易事,看來得做些犧牲才行,想到此處,林文孝大呼了一聲“一起上”。
不知根底的張奎和艾氏兄弟縱身撲了上去,那林文孝只做了一個假動作便抽身逃跑了。
張奎和艾氏兄弟哪裡想到林文孝會臨陣脫逃,都全力撲向了馬思明和柳彥奇二人,他們哪料到,林文孝虛晃一招已經逃進屋裡,順著秘道逃命去了。三人忽見林文孝逃了,自知來者不善,便不敢再戰連忙跪地求饒。
馬思明說道:“我剛才在山下放你一馬,你們兄弟二人不思悔改還敢再出來作惡。真是不想活了。”
艾氏兄弟忙說:“少俠饒命,少俠饒命,非是我們要再次和小爺為敵,實在是那林文孝……”說到這他們三人為求自保,把林文孝要出戰的事添油加醋的說了一遍。說完連連求饒。還起誓說再要作惡不得好死等等。
柳彥奇二人見他們如此乞憐便饒了他們,說道:“如果再看到你們攔路搶劫,幹這些為害百姓的勾當定殺不饒。”
三人見撿了一條命,忙千恩萬謝,然後一溜煙的下山去了。
山賊們見頭領都跑了,哪還敢多待一秒鐘,全都一鬨而散,逃命去了。
馬思明好奇的問道:“柳大哥怎麼會出現在這裡?”
柳彥奇說道:“你們走後我處理完自己的事便隨後趕來,在山前的小店聽說山上有山賊出沒,心中就想為民除害,因此連夜上山打探,沒想到遠遠的看見你向山上摸去,於是我便尾隨了上來。”
馬思明點燃火把,將這數間匪巢全都一把火給燒了。從匪巢中搜出來的所有銀兩都送給了柳彥奇,讓他給義軍送去,作為軍資。
柳彥奇自是代義軍感謝馬思明,謝過之後說道:“小弟如此仁義,可否考慮加入我們義軍,我們一起共舉反清復順的大旗豈不是好。”
馬思明雖然厭惡滿清的統治,但他心裡其實也挺厭惡義軍的,如果沒有他們與朝廷的對抗,就不會有那麼多的人家流離失所,沒有戰爭,劉老爹的兩個兒子也就不會被強徵入伍,他的兩個兒子若不是被強徵入伍,他也不會在老家過不下去,帶著妻子女兒出來逃難,沒有逃難,他女兒劉小翠也就不會被王大戶拐賣。心裡這麼想,但又不好明說,只好說道:“小弟無拘無束慣了,不習慣被人束縛,不過,柳大哥如果有用得著小弟的地方大可開口。”
柳彥奇自是明白他的意思,說道:“那為兄就帶義軍將士謝了,這些銀錢我自會秉明總舵主,作為日後小弟想加入義軍時的見面禮。”
二人來到山下便行分手,柳彥奇去送銀兩到義軍的秘密據點,馬思明則前去追趕烏蘭姑娘一行人。
馬思明在小鎮上找到了烏蘭姑娘她們,於秀芸因趕著交貨,沒有等到馬思明回來便押著鏢車先行上路了。馬思明和烏蘭姑娘匯合後一路往京城而來。
再說林文孝和張魁等人逃離了剝皮嶺一路快馬加鞭便趕回了京城,這林文孝因先一步回到統領府的,便把一切責任全都推給了張奎和艾氏兄弟。
小爺李祺問道:“是誰這麼大的本事連艾氏兄弟都不是他的對手?”
林文孝說道:“就是那個嵩山馬思明。”
李祺聞聽是馬思明壞了自己的好事心中非常的不痛快,但是並沒有立刻下令如何報復,只是淡淡地說道:“難怪他們不是他的對手,這個人就算是我也未必能夠輕易取勝。”
林文孝接著說道:“本來合我們四人之力倒也能對付得了他,沒想到他突然又來了一個幫手,我們就毫無勝算可言了,更可氣的是張奎竟然臨陣脫逃,不光丟了小爺的臉面還丟光了所有銀兩,幸虧我全力抵抗才得以脫身出來。”
李祺微微地嗤笑了一下說道:“又來了一個幫手,可知是誰?”
林文孝說道:“聽田久說此人有些來頭,江湖人稱“雲貴第一快劍”,我咽喉處的傷疤就是拜這個人所賜,懇請小爺多派些人手,把這個小子幹掉以解你我心頭之恨。”
李祺聞聽另外一個人竟然是“雲貴第一快劍”柳彥奇,心中一時間激起萬丈波濤。這兩個人一個是自己一心想認作弟弟的馬思明,一個是自己的心中所屬柳彥奇,可偏偏這兩個人都來壞自己的事,真不知道他們二人是不是上天有意安排來折磨自己的,如果他們二人繼續和自己作對,自己以後該當如何是好?
正思索間,張奎和艾氏兄弟也闖了進來,三人一見林文孝自是一番口水仗。張奎說是林文孝出賣了他們三人,若不是他們三人苦苦哀求,恐怕早就成了馬思明的刀下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