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九章 花錢的探討(第2/3頁)
章節報錯
「十年間,人口就能翻一倍。」
「這會帶來更大的消費市場,更多的供需和稅收。」
魏長青揪著白鬍子疑惑地道。
「除了大晉來的移民,咱們這邊都是小娃娃,讀書還得免費。」
「負擔豈不是更重了?」
楊辰擺擺手。
「你們忽略了民間的主動性。」
「河東路就算了,老寇的開發已經搞得差不多了。」
「河北路、幽燕、大同等地,土地還有很大的開發空間。」
「特別是遼東,我們的政策是兩年不交農稅。開墾多少土地都是自己的。」
「百姓最稀罕的不就是地麼?」
「這幾批難民遷移過去,那邊將達到兩百萬戶。」
「呵呵,他們還不得甩開膀子開發土地?」
「兩年後。」
「咱們的耕地肯定會增加一兩億畝,是不是又得增加五六百萬的農稅?」
「從而帶動的商稅只會更多。」
「所以,本王制定的五年計劃,從今年開始,到明廷歷六年。」
「咱們的財政就可能打平了。」
這麼快麼?
在座的眾人都很振奮。
明廷治下,別的不說,地盤大,可供開墾的土地太多了。
別說兩千多萬百姓。
二、三十年過去,哪怕鼓勵生育,增加到一億人口,都遠遠開發不完。
遼東,外東北、大草原的地盤兒,實在太大了。
漢人的最大的特長是什麼?
那就是走到哪裡挖到哪裡。
一開始,可能是幾十戶人家的偏遠小村子。
開荒、種地,修房子、生孩子……
不斷迴圈。
幾十年過去,你再去看呢?
這個村子就會變成一個大鎮,周邊會多出十幾個村子來。
不過兩三代人而已,規模就十倍百倍的擴充了。
這些百姓會繼續繁衍壯大,朝著深山、老林要地要口糧。
說實在話,跟蝗蟲過境沒啥區別。
為何中原王朝每三百年就淪為戰亂的怪圈,王朝更替?
主要還是內卷太嚴重了。
明廷滅掉了遼國,獲得了好多代人都開發不完的廣袤土地。
就算以後也會滋生很多財閥、貴族和大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