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辰卻不以為然。

這才哪兒到哪兒啊?

他從沒打算讓明廷真的捂緊錢袋子當守財奴。

滅掉遼國,光是繳獲和抄家所得,明廷國庫就獲得了超過一億兩銀子的財物。

以前的積攢也還剩下幾千萬兩。

這些錢,留在銀莊吃利息,太不合經濟規律了。

「老海,咱們要想盡辦法把錢花出去。」

「當然,不是賞賜和白送。」

「比如,全國的路政建設,你花五千萬兩,未來二十年,因為交通的便利,商貿就會更加發達,因此會帶來幾倍的商稅收入。」

「再說每年軍政兩方面的肉食、糧食、蔬菜花費,咱們算他一千五百萬兩銀子好了。」

「這些錢去了哪裡,千家萬戶的百姓得利了呀!」

「他們肯定想多添置些鍋碗碰瓢,傢俱,衣服,鋤頭農具什麼的吧?」

「寬裕點的,甚至還打算重修一下老房子,買匹馬或者馬車代步。」

「冶煉、鐵器製造,伐木、傢俱、紡織、成衣、建築材料等等產業不得蓬勃發展?」

「同樣,也會增加大量的商稅回饋。」

「一千五百萬,層層撬動一億多的市場不難吧?」

「每年回饋的商稅,不得幾百萬?」

司馬飛燕有發愁了。

「那還不是得虧掉上千萬?」

「軍政兩方面的餉銀也差不多這個數。」

「按照你的說法,又得虧上千萬。」

「更別說軍備什麼的,火油彈和炮彈還是一次消耗品呢!」

「老天,每年咱們會虧三千萬以上。」

「明廷的存款堅持不到六年!」

海澄趕緊道。

「殿下,賬不能那麼算!」

「咱們的其他商稅和農稅收入,今年將超過一千萬。」

「以後,只會更多。」

「也就是說,至少能堅持七八年的!」

段雁風笑盈盈地道。

「你們別忘了我的商業司,今年的純利潤也將達到一千三百萬左右哦!」

「以後,還會逐年遞增的!」

「我沒有你們那麼悲觀。」

「我覺得,就算咱們以後沒有外戰收入。」

「頂多十年,明廷的收入和支出就能打平。」

楊辰搖頭失笑道。

「你們呀,只是基於目前的人口而言。」

「咱們明廷的最新統計資料,才兩千四百萬出頭的人口吧?」

「本王可以打個賭,只要咱們內部保持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