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陸軍軍官學堂(第1/3頁)
章節報錯
楊辰辦事雷厲風行。
一幫老傢伙被他連勸帶忽悠,全都留下了。
主要還是學堂裡的待遇太好。
山長和兩個副山長的俸祿,就跟寇確這位總管看齊了。
當個教授都不比實缺縣令差。
政務學堂還包吃住,一年的撥款,五萬輛銀子起步。
京城的國子監都趕不上楊辰的大手筆。
這些老頭原本就在家鄉辦學。
這次不過是集中人力、資源辦大事而已。
各種學問也得教,當然,還是以官場實務為主。
要不然,憑啥叫政務學堂呢?
寇確是舉雙手支援的。
學堂一開,不但培訓在職官員。
還招收民間的秀才、舉人,等於給不少人開啟了上進之門。
寇確自己,不就是披荊斬棘走出來的寒門之士?
以後,河東繫有了自己的官吏選拔系統。
萬事不求人,多麼高明的舉措?
一幫老傢伙回頭又商量了兩天。
覺得能在有生之年,發揮一下預熱也不錯。
大年初五,太原政務學堂正是掛牌開學了。
同一天,城外的大校場也沒閒著。
由楊辰親自擔任山長的太原陸軍官學堂。
正式掛牌成立。
這所學堂暫時不對外招生。
教授的也是現役軍官。
初級班最多,就讀的都是連級軍官,時間為一個半月。
中級班,就讀的是營團級軍官,時間為一個月。
當然,各軍長、師長及其副職,還得不定期參與高階班培訓。
當然,規定的入學時間並非全部。
軍官是不可能長期離開部隊的。
因此,他們的培訓分三年完成。
還得參與各項考核,及格,才能拿到畢業證。
以往各部隊都有自己的培訓短訓班,水平參差不齊。
如今,明軍有至少三個月的整編訓練期。
楊辰自然要充分利用起來。
軍務可以交給副職,各主官必須在正月十五之前趕到太原。
人數可不少,第一批就有三千。
就算楊辰親自任教,合格的教授也不可能外聘。
只能層層教學了。
高階班帶中級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