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光復,韃子被趕出關外。

一年的動亂,百姓死傷無數。

房倒屋塌,田地拋荒,財產損失難以計算。

可人總是活著,要向前看。

在普通人眼中,沿街巡邏,城頭值哨的黑甲明軍,就是最大的保障。

只要他們在,河東的安定繁榮,指日可望。

除夕到了,太原府變成了歡樂的海洋。

家家戶戶都開始貼春聯,換桃符,裡裡外外打掃衛生。

“乒乒乓乓!”

滿大街的小孩子把竹子往火堆裡扔,輕煙嫋嫋。

爆竹聲中一歲除,總把新桃換舊符。

楊辰住在府衙隔壁的一套大宅子裡。

這幾天忙著迎來送往。

寇確找來一大幫文人,量才取用。

河東各府縣開始正常執行。

時值春節,距離太原近的官員,都免不了提前跑來給上官拜年。

因為,他們還得在除夕當天趕回去,主持自己轄地的一些祭祀和慶祝活動。

按照這個時代的規矩,一忙就是半個正月。

文人是有骨氣的。

這些人哪怕知道明軍主帥楊辰就住在隔壁,一開始也沒人前去拜會。

很簡單,楊辰是太監嘛。

越是厲害的閹人,越讓人敬而遠之。

後來,寇確的大嘴巴還是把楊辰的真實身份洩露給幾個好友了。

比如呂梁二賢,晉地三老什麼的。

這些年紀跟寇確差不多的老頭,都是當年大周的臣子。

其中一個叫閆敬的老頭,還曾當過禮部侍郎。

二十幾年前,他就是很有名氣的大儒了。

當然,其他老頭的官職低一些,學問可不淺。

他們全都是因為司馬銘政變,才掛冠隱退,發誓此生不食晉黍的。

這些老傢伙當然不是為了求官而來。

他們歸隱多年,早就厭倦官場了。

不過,誰沒有子侄門人呢?

如果是太平時節,讓後輩自己憑本事吃飯好了。

可經過遼人這麼一鬧,這些人東躲西藏,餐風露宿,活下來都不容易。

如今,忽然聽說大周太子尚在,明軍竟然是太子殿下的秘密軍隊。

那還不來看一看?

順便給子侄、弟子們找點出仕的機會。

楊辰對這些老傢伙還是蠻尊敬的。

人家手無縛雞之力,你指望別人揭竿造反,跟司馬銘對著幹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