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6 表率(第1/4頁)
章節報錯
招人的事情陳景恪全程關注,畢竟這可以說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如此大規模的私人工廠僱員事件。
關注這件事情的人很多,尤其是官場上,不知道多少人在盯著。
從宣佈這個決定的當天開始,就有許多官吏開始上書反對此事。
其中尤以御史臺的言官門反對聲更大。
他們的理由也很正當,如此大規模的僱傭男女青壯,還在長安邊上,實在太危險了。
什麼扶貧之類的理由,根本就無法說服他們。
很簡單的道理,在他們看來這些人死就死去,反正天下人多的是,死了這群賤民還省事兒了。
維護國家穩定才是最重要的。
站在他們的角度來考慮,這確實沒錯。
亂世人不如太平犬,為了大多數人犧牲少部分人,是一個很划算的買賣。
可陳景恪卻不能坐視這種情況的發生,倒不是他多麼高尚。
電車難題在哲學上確實是個悖論,可在管理學上這根本就構不成問題。
是個人都會選擇死一個,讓更多的人活下去。
陳景恪自己也會作出同樣的選擇。
可現在的問題是,真的有必要為了一個莫須有的隱患,就犧牲這麼多人嗎?
答桉是否定的。
儘管知道李世民不是那麼容易就改變想法的人,為了確保不出現萬一的可能,他還是再次入了一趟皇宮。
“家國的塵埃落在個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能壓死人。我們不能因為一點假想出來的危險,就看著這麼多人生不如死。”
“任何革新都有危險,難道我們就止步不前嗎?墨守成規、固步自封非明君所為也。”
李世民哭笑不得的道:“行了行了,別給我講這些大道理了。這件事情我們早就說好了你放心去做,幾個言官還改變不了國家大政。”
陳景恪笑道:“嘿嘿,我這不是以防萬一嗎。”
李世民無奈,不過還是警告道:“但盯著這件事情的人很多,你必須要小心行事,莫要給人抓住把柄。”
陳景恪表情嚴肅,道:“我知道,這件事情我會親自盯著的。”
這已經不是他一個人的事情,也不是道教一家的事情,而是關係著整個工業化的未來。
他這個先手要是能做好,就相當於是開啟了一道口子,後來者順著這裡往前走就可以了。
先手失敗,群臣就會變得更加保守,後續想做什麼就會變得更難。
看了看一旁埋頭處理奏摺的李承乾,陳景恪心中一動,又道:“要不讓大郎給我一塊跑一跑?”
李世民不樂意的道:“他跟你走了,這些奏摺怎麼辦。”
“哈哈……”陳景恪差點沒笑死,好一會兒才說道:“讓他跟我一塊兒去看看這些作坊,只有親眼見過才知道這東西是怎麼回事兒。”
李世民略微一想就明白了這話的意思,既然科學和工業化是未來,那麼作為皇帝瞭解這些東西就成了必然。
他日理萬機,是沒有辦法深入瞭解此事的。而且他的任務是平定天下,讓大唐走出去。
真正的建設任務,還是要落在李承乾身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