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管信不信,此時大家都伸長了脖子等待著那支艦隊的到來。

那支艦隊並沒有讓他們久等,第三天就停靠在了渭水河畔的官府專用碼頭。

得到訊息的李承乾和陳景恪,大張旗鼓的前去迎接。

良種進京了,大家快去看啊。

一聲呼喝,無數人擁擠到渭水河畔前去觀看良種。

萬人空巷原本是一句形容詞,但此時已經不足以描繪當前的情況,十里空巷才比較恰當。

李承乾和陳景恪就是在這些人的矚目下,一路來到渭水河畔,見到了姚陽雲和數百名偉大的戰士。

“太子殿下駕到。”

有官吏扯開嗓子吆喝道。

“臣等參見太子殿下。”在姚陽雲的帶領下,眾人一起朝兩人見禮。

李承乾也有些激動,上前攙住姚陽雲道:“諸位壯士免禮。”

“謝殿下。”

“辛苦了。”陳景恪這才上前說道。

不知道為什麼,一直表現很剛強的姚陽雲心一酸差點落淚。

但還是剋制住正色道:“姚陽雲幸不辱命,成功取回良種。”

李承乾高興的道:“好好好,你們都是大唐的勇士,大唐永遠都不會忘記你們的功績。”

看著這群人,一個個面板變得黢黑,手上臉上佈滿了皴裂的傷口,有些甚至還在往外滲血。

他的眼眶忍不住溼潤了。

這些都是時代的勇者和先驅啊,以自己的血肉之軀和微薄力量,為華夏文明的繁榮昌盛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說他們都是偉人一點也不為過。

“良種何在?”李承乾迫不及待的問道。

“殿下,這就是良種。”姚陽雲伸手一指身後的三個大箱子說道。

這事兒不用陳景恪交代,在棣州的時候劉仁軌他們早就做好了所有的準備。

自然不會用簡陋的框子裝良種,用的全是珍貴木材打造的箱子。

“開啟我看看。”李承乾幾步走到箱子前,陳景恪也跟了過來。

“開啟箱子。”姚陽雲大聲吆喝道。

幾個早就準備好計程車兵掀開箱子的蓋子,露出了裡面的東西。

陳景恪抬頭望去,眼眶頓時就紅了。

看到了,終於再次見到了這熟悉的東西。紅薯,土豆,玉米……

李承乾也是激動不已,想伸手摸又不敢,最後目光看向陳景恪:“景恪,這就是你說的良種嗎?”

“是……是的。”陳景恪語氣都有些哽咽了,抽了抽鼻子穩住情緒,才詳細介紹道:

“這個是玉米,你看它的顆粒是不是比黃豆還大,磨成面做成餅合適煮湯都能充飢……”

“這是紅薯……塊頭大吧……可以生吃也可以煮著吃,也可以做能菜,還能曬乾了磨成粉……但只能當輔食,吃多了傷身體。”

他又指著最後一個箱子道:“這一箱子是土豆,能當菜又能當飯……”

“真的是良種,哈哈……真的是良種,天佑我大唐也。”李承乾激動的忍不住高呼道。

他高喊的聲音實在太大,以至於遠處圍觀的老百姓都聽到了。

“太子殿下在喊什麼?良種,一定是良種。”

“我也聽到了,是良種,真的是良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