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很清楚,想要做到這一步就必須和唐軍做一場。

贏了才有後續,輸了失去一切,所以之前他一直小心翼翼。

現在有了契必何力在手,反而可以嘗試一下,就算打輸了也能以他為籌碼進行談判。

啥?你說用一名將領作為人質就能要寫整個大唐?

這不是瞎說嗎。

但夷男相信李世民,撇開離場而言,他對李世民是非常欣賞兼信任的。

這個人是不會放棄忠於他的大臣的。

更何況氣氛已經烘托到這個程度,就算是為了面子,也要把契必何力給救回去。

那就打一場吧,他興奮的想道。

之後他就一錘定音,打。

“但是戰場不能放在漠北,這樣對我薛延陀的百姓影響太大。”

“我們主動出擊跨過緩衝地帶進入漠南,把戰場放在突厥人的地界。”

“如果我們打贏了,還可以順勢拿下定襄城,完成漠北和漠南的一統。”

“我們要在唐軍到來之前,在漠南拿下一塊要地,以此為據點和唐軍作戰。”

聞聽此言,薛延陀諸部興奮的嗷嗷直叫。

之後夷男調兵遣將,抽調了七萬大軍準備南下漠南。

另一邊,東突厥人也知道大唐和薛延陀要開戰了,李思摩這個可汗第一件事情就是收拾細軟準備跑路。

他不光自己收拾,還讓直屬自己的部族收拾。

他的手下不解,道:“可汗,如果我們逃走,恐惹天可汗不喜啊。”

李思摩道:“你不懂,草原荒漠環境惡劣,我之前就不願意讓部族過來受苦,只是天可汗有命我不得不從。”

“現在這就是個好機會,藉著躲避薛延陀,把部族遷徙到黃河以南。”

“等到戰事結束,我就去長安哭訴,哀求天可汗讓我們留在黃河以南。”

那名手下恍然大悟,佩服的道:“可汗高明。”

李思摩卻沒有高興,而是嚴肅的道:“光靠哭訴是沒用的,還要有功勞。”

“所以只有百姓能撤走,空弦之士全部留下協同作戰。”

“能不能讓我們的族人留在黃河以南,就看大家作戰夠不夠勇敢了。”

眾部下肅然領命,道:“請可汗放心,屬下等必拼死一戰。”

李思摩很是欣慰。

這時,又有人遲疑的道:“要不要通知其他部族?”

李思摩沒有回答,反而是另外一個人說了一句話:“天可汗不可能讓所有部族都留在漠南。”

潛在意思大家都懂,都過去最後可能一起回來。

正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想顧好自己再說吧。

李思摩沒有回答,其實也是這個意思。

他這個東突厥可汗是李世民任命的,並不被各部認可。

原因很簡單,他金髮碧眼長的和胡人一模一樣,在一群黑髮黑眼的人中間太過於另類。

當年就有人懷疑過,是不是他母親和胡人偷情生下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