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1 無題(第1/3頁)
章節報錯
等大唐東海艦隊打敗倭奴國水師的訊息傳到長安的時候,已經是大戰結束的一個月後了。
戰鬥剛剛結束,劉仁軌就派出信使向水師大將軍李孝恭彙報了訊息。
信使駕駛船隻日夜不停的航行,走了二十天才回到位於棣州的水師衙門。
李孝恭大喜,仔細核算了戰功之後把敵軍人數寫成了十萬,戰船數量改成了六千餘,擊斃敵人五萬餘。
俘虜人數他沒敢作假,這個俘虜是要移交給朝廷的,到時候要見到實打實的人,也沒辦法作假。
不要覺得他誇張,自古以來虛報軍功就是公開的秘密。
李世民親自統過兵,對這一點是門清的,可面對這種約定成俗的潛規則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不過只要不離譜,他都會假裝不知道認下。
李孝恭只是把人數加了一倍,還算是比較有節操的,沒節操的敢十倍的往上加。
耽擱了幾日,他就著人以八百里加急把情報送入長安。
長安百姓看到信使都議論紛紛,這是又有哪個不開眼的滿意敢惹我大唐了?這下好了,捱揍了吧。
然後又開始討論這一仗能產生幾個勳貴,這些勳貴有幾個能獲得封國的。
再然後,大家就開始討論今天吃啥了。
沒辦法,打勝仗的訊息聽的太多,他們早就已經習慣了。
要是哪天沒打贏,那才值得討論。
但朝廷和勳貴們對這場戰爭卻尤為的關注。
畢竟這是大唐建立一來,第一次以純海軍作戰,打的還是數千裡之外的一個大國。
有一說一,倭奴國在大唐周邊來說,確實算是大國了。主要是離的遠,大唐屬於勞師遠征。
這場戰爭對大唐水師是一個考驗,對現在水師的戰法也同樣是一種考驗。
純海軍前所未有,具體該走那條路誰都不知道,只能慢慢摸索。
這一仗打贏了,就說明現在的路子是對的,至少是沒有大問題的,繼續沿著這套路慢慢摸索就行了。
還有一點是第一批封國全部都在倭奴島那邊,打贏這一仗,五個封國就可以安心建設了。
得到戰報的李世民第一時間就召見了核心重臣,大家很是開心的進行了一番討論。
最終得出了兩個共識,第一命劉仁軌回京覲見皇帝;第二五個諸侯王可以出發了,同時命高表仁做好協調準備。
當然,現在離新年也就剩下十來天,等過完年再走也行。
不過各項物資可以提前準備就是了,免得過完年出發的時候來不及籌備。
事實上不用他們特意吩咐,五個諸侯王早就已經動員自己所有力量,籌備各種物資了。
得到這個訊息,陳景恪也去了一趟宮裡,在甘露殿見到了李世民,李承乾也在場。
李世民沒有了在外人面前的威嚴,有些得意的道:“劉仁軌不錯,確實是個帥才,沒有辜負我對他的期望。”
前面已經說過,劉仁軌曾經因為正義之法杖斃了一個折衝都尉,李世民大怒就把他叫到宮裡問責。
劉仁軌回答不卑不亢,李世民對他大家讚賞,不但沒有懲罰他,還給他升了官。
只是後來他就把這個人給忘了,劉仁軌也原地踏步走了好幾年。
直到去年朝廷招募海軍,劉仁軌見在原位置苦熬沒有出頭之日,就果斷去了水師。
因為本身就是有品級的文官,又通兵法,提拔的非常快。
加上李孝恭知道他的這段經歷之後有意培養,讓他升職和做火箭一樣。
當李世民得知劉仁軌和自己的淵源之後,也同樣一路開綠燈,才讓劉仁軌短時間內就成為東海艦隊的都督。
當然,東海艦隊的實力並不強,他統帥的那些船有一大半是屬於水師總部的,用完就要還回去。
不過可以預見的是,這一仗之後,他這個東海艦隊大都督將會變得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