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7 嘴炮(第3/3頁)
章節報錯
“佛教想進入中土,就必須主動融入華夏思想,絕不可能再以番邦異教的身份存在下去。”
法琳眉頭微皺,道:“真人不覺得此舉太狹隘了嗎?”
陳景恪反過來說道:“大師既然不狹隘,又何必執著於佛教源自於哪裡呢?主動融入華夏,豈不更顯得你胸懷寬廣嗎。”
法琳也被他的歪理給說毛了,默唸了好幾聲阿彌陀佛才把火氣壓下去,道:
“佛教誕生於天竺,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不是一部神怪就能扭曲的。”
陳景恪笑道:“確實如此,那如果將來天竺也變成了大唐的領土呢?”
法琳震驚的站起來,道:“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天竺遠在萬里之外,大唐如何能佔領其土地?”
陳景恪很滿意他的反應,道:“去歲大唐組建了一支有三百餘艘商船組成的船隊前往天竺,此事想必大師也聽說過吧?”
法琳下意識的點頭,此事當時鬧的挺大,他自然知道。
陳景恪繼續說道:“那如果這次去的是三百餘艘戰艦呢,天竺分裂成了數十個小國,我們的艦隊輕易就可完成登陸,然後逐一征服他們。”
法琳不知道天竺的真實情況,但如果真如陳景恪所說四分五裂的話,那他們還真難抵擋大唐的軍隊。
不過他依然不相信大唐會對那裡動武:“就算一時取勝又能如何?天竺人也不會接受外族人的統治。”
陳景恪反問道:“為什麼不會?當年鮮卑人、羌人、氐人等都在中土建立過自己的國家,事實證明誰能讓百姓吃飽飯,百姓就效忠誰。”
“天竺的百姓也是人,如果大唐能讓他們吃飽飯,他們馬上就能搖身一變成為唐人。再施以教化,不出兩代人他們就會徹底成為華夏人。”
法琳爭辯道:“天竺離大唐太遠,就算佔領也無法有效治理……”
陳景恪打斷他道:“分封,把大唐的功勳分封一部分過去建立諸侯國,所有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之前世界地圖還是絕密,具體的分封策略也屬於保密資訊,不能隨便對外人說。
但之前李世民已經公佈過一部分世界地圖,那張地圖包含了亞歐大陸全部疆域,還有一小部分非洲的土地。
只是隱去了澳大利亞和美洲這兩塊大陸,這兩塊關係太大,暫時還是不要被太多人知道的好。
而分封進行到現在這一步,也已經沒有什麼秘密可言,大家心目中對可分封的土地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估量。
天竺雖然偏遠,可土地肥沃,又有大量的土著人口可供奴役,不少勳貴還是很樂意去的。
所以陳景恪此時把這個計劃說出來,並不算洩密。
但對於法琳來說這個訊息的衝擊力就太大了,他怎麼都沒想到大唐的謀劃竟如此深遠,連瓜分天竺的辦法都已經想好了。
如果真按照這個計劃去做,那還真有可能把佛祖的家鄉變成大唐的國土,到時候佛祖就是唐人了啊。
關鍵是道教率先知道了這個計劃,並以此制定了攻擊佛教的計劃,這才是他最不願意面對的。
話說到這裡,陳景恪見時機已經成熟,就決定給予他致命一擊,道:“想完成對新佔土地的治理,就必須對當地百姓施以教化。”
“教化蠻夷自然不能用番邦異教的學問,否則還有什麼意義?朝廷和諸侯王所能信賴的唯有華夏文化,道教可謂是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
“如此一來你們佛教豈不顯得太過於尷尬?恐怕佔領佛國的諸侯王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滅佛,然後引入我道教徹底洗去佛教痕跡。”
“你以為這一次對佛教發起進攻是我道教一家之事嗎?不,我們是得到了諸侯王們的默許,為將來做準備。”
“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你們沒的選擇,要麼接受老子化胡,要麼作為不和諧因素被剔除。”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