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5 得意不可忘形(第1/3頁)
章節報錯
有句話叫風雲變幻莫測,但這一波變化實在太快。
前一天還春風得意的侯君集和薛萬均,第二天早朝直接被下獄,變化之快讓人瞠目結舌。
但當了解了事情的具體經過,所有人都沉默了,然後罵道:“活該。”
兩人縱兵劫掠百姓,私自屠殺應該獻給皇帝的高階俘虜,證據確鑿。
普通百姓對‘縱兵劫掠百姓’這個罪名可以說是感同身受,尤其是高昌國也是由漢人組成的國家,更是讓大唐百姓產生了物傷其類的感覺。
對於這種行為他們深痛惡覺,沒有誰為兩人叫屈,更多的是咒罵他們活該。
對於達官貴人來說,縱兵劫掠其實算不上什麼罪名。真正嚴重的是私下處置皇帝的俘虜,直接越過了人臣底線。
規矩就是規矩,那些俘虜只有皇帝才能處置。你未請示皇帝就處置了,說輕一點是目無法紀,說重一點就是不把皇帝放在眼裡。
觸犯了這條規矩,沒人能救得了你。
其結果就是,從民間到高層,竟沒有幾個人對他們表示同情的,更沒有什麼人上奏為他們求情。
他們兩個都是國公,位高權重。
能擁有今時今日的地位主要源於他們的努力,但能坐穩這個位置離不開背後勢力的支援。
他們兩個被下獄,背後的勢力也將遭到巨大打擊。
薛萬均還好,他兄弟多,自己出事兒了還有兄弟們支撐。
侯君集白手起家自己就是領頭人,他出事兒了也意味著他組建的勢力分崩離析。
甚至和他有瓜葛的人也會受到牽連,至於牽連有多大,就看皇帝想讓這件事怎麼發展了。
但在皇帝沒有開口定性之前,和他們有關係的人都惶恐不安,生怕牽連到自己頭上。
尤其是身上有爵位的人更是著急,好不容易等到分封,要是在變成諸侯王的前一刻被幹掉,那就真的欲哭無淚了。
……
聽完尉遲循毓講述侯君集和薛萬均在高昌的所做所為,眾人都不禁搖頭。人果然不能太囂張,否則就容易幹愚蠢的事情。
程懷亮感慨的道:“這位侯大將軍還真是……不過還好,我們和他都沒什麼牽扯。”
尉遲循毓有些後怕的道:“據說這次他們的直屬部隊功勳全部折半,身份越高的人懲罰越嚴重。”
“還好我聽了景恪的沒有跟著他,要不然現在哭的地方都沒有。”
程懷亮嘿嘿笑道:“要不是聽了景恪的建議跟著契苾將軍,你能有這樣立功的機會?”
尉遲循毓不禁點頭道:“確實啊,侯大將軍手下功勳子弟太多了,咱們和他的關係一般,好任務確實輪不到我。”
“契苾將軍為人謙和,又不願因出身的問題被人非議,所以很願意給唐軍機會……立功的機會五五分吧,不偏不倚。”
陳景恪道:“一方是自己的部屬,一方是國家的軍隊,能做到不偏不倚已經是講究人了。”
眾人皆點頭贊同。
尉遲循毓有些傷感的道:“真不知道侯大將軍是怎麼想的,都是一起廝殺的弟兄,看到他們受罰我也心中難安啊。”
陳景恪道:“還能是啥,貪得無厭唄,自以為身具滅國之功就可以高枕無憂肆意妄為。”
“殊不知,功勞也是在遵守規矩的前提下才能享受到。不懂規矩,就算免死金牌也保不住。”
秦懷道幸災樂禍的道:“說的是啊,所以做人要低調……嘿嘿,這次他們不死也要脫層皮了。”
程懷亮沒有接他的話,而是問陳景恪道:“你是如何猜到侯大將軍會這麼做的?”
他到現在還記得,昨天他把這件事情告訴自家阿耶的時候,阿耶那震驚的表情。
秦懷道也是一樣,連忙附和道:“是啊是啊,提前幾個月就能猜到,難道你學會算命了?”
陳景恪不動聲色的道:“算什麼命,根據性格推算出來的。”
“我告訴過你們,我家長輩見過侯大將軍,言其狠辣有餘心胸不足。還說他貪財無義,若富貴必毀於得意忘形。”
“當時我就在想,大唐打高昌那就是手到擒來,隨便派個大將過去都能得到這個滅國之功。”
“但侯大將軍肯定不會這麼想,他只會認為是自己用兵如神,把滅國之功獨攬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