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0 仁慈的長孫皇后(第2/3頁)
章節報錯
甚至還有人覺得,為了一塊這樣的玻璃,費時費力製作一個機器太浪費了。
有那個時間, 還不如多研究幾個獨特的玻璃造型呢。
陳景恪也沒有和他們一般見識, 也沒有解釋太多, 沒有經歷過的人是很難理解其中意義的。
只要這些工匠老實按照他的命令幹活就行了。
平板玻璃需要切割,眾所周知切割玻璃最好的工具就是金剛石,它還有個名字叫鑽石。
鑽石不是現代獨有的,古人早就發現了它,金剛石這個名字就是我國古人對它的稱呼。
東晉萬震著《南州異物志》載:金剛,石也,其狀如珠,堅利無疋(匹)。
《唐六典》也有關於金剛石的記載,在這裡面它被稱為金剛鑽。
只不過中國古人不玩金剛石,甚至全世界玩金剛石的都不多,大家都不是很稀罕這種東西。
直到近代某商業集團把它和婚姻愛情聯絡在一起,又炒作了上百年,成功把它炒作成了天價。
事實上金剛石的儲量非常豐富,平均下來每人都能分到一籮筐還有富裕,且還能人工製造。
關鍵是人造鑽石和天然鑽石一模一樣,現今任何裝置都無法分辨出兩者的區別。
想知道哪個是人造的哪個是天然的,全靠那張證書,人家在上面寫什麼就是什麼。
所以才有人說,世界上最成功的商業炒作就是賣鑽石。
古人不玩金剛石,加上產地又不在國內,所以這東西還真是個稀缺玩意兒。
但皇宮裡最不缺的就是稀罕東西,陳景恪提出要用金剛石切割玻璃,長孫無垢馬上就送來了好幾塊,而且個頭都不小。
最大的一塊差不多有一兩重,換算下來有一百多克拉,最小的一塊也有三四十克拉。
這些東西在皇宮庫藏裡的地位,不說和石頭一樣也差不了多少,根本就無人問津。
把其中最小的一塊金剛石弄碎,用小碎粒製作成玻璃刀,接下來就是考驗技術和耐心的時候。
找來兩名手巧的工匠進行打磨,先用小塊玻璃練手,掌握技巧之後再用大塊玻璃打磨。
工匠打磨玻璃的時候,陳景恪也沒有閒著,又開始了另一項發明。
或者說,他弄平板玻璃可不是為了做窗戶那麼簡單,而是有更重要的用處。
平面鏡。
這才是割韭菜的神器。
銀鏡反應這裡就不多做贅述了,以現有的條件他沒辦法弄葡萄糖之類的無害材料,只能選擇用有毒的水銀。
為了防止水銀傷人,他想到了一個辦法。
製作一個銅殼子把鏡子嚴嚴實實的包裹起來,殼子裡面塞上一些硫磺粉——硫磺可以吸收揮發的水銀氣體。
如此多重保護下,水銀鏡子那點危害差不多可以忽略不計了。
當第一面鏡子被製作出來,眾工匠終於露出了震驚的表情。然後他們自以為了解了陳景恪製作壓鑄機的目的,對他非常的佩服。
接下來陳景恪就以權謀私,製作了好幾十塊a4紙大小的鏡子,準備離宮的時候帶走送人。
他沒有直接給長孫無垢送這些小鏡子,不夠震撼,要來就來落地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