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0 仁慈的長孫皇后(第1/3頁)
章節報錯
接下來就是翻砂製作各種陶瓷和金屬模具,以便於快速的吹塑玻璃。
最開始還需要陳景恪提供思路,很快這些工匠們塑形的技術和花樣就超過了他,有時候他都不得不震驚於這些人的創造力。
不過他的工作並沒有結束,而是準備製作一種超高難度的玻璃產品。
一種看似很簡單,前世也非常常見,但實則很難, 堪稱是玻璃工業之花的產品。
平板玻璃。
是的,就是平板玻璃。
人類掌握玻璃製作技巧,總的來說有數千年曆史。這期間東西方一起摸索研究,製作出了各種各樣的玻璃製品。
有些玻璃製品的造型非常複雜精美,比起現代來也一點都不遜色。
然而能製作複雜玻璃器皿的古人,卻唯獨造不出最簡單的平板玻璃, 更造不出大塊的平板玻璃。
一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才攻克技術難關發明了浮法造玻璃技術,實現了工業化製造平板玻璃。
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大塊的落地玻璃才成為常見的建築裝飾品。
那麼在此之前,人類是如何製作平板玻璃的呢?
工藝有兩種,一種是生產小塊平板玻璃的方法,一種是生產大塊玻璃的方法。
小塊平板玻璃的生產技術比較簡單,先把玻璃吹成膽狀,把兩頭剪去,再從中間剪開鋪展。
再回火進行修整,就成了一塊比較粗略的平板玻璃。
如果需要更加精緻透明的平板玻璃,就需要花費時間去打磨。
最難的還是製作大塊平板玻璃,一直到工業革命前夕,法國人才發明了壓鑄工藝生產平板玻璃。
就是把玻璃液放在平整的金屬板上,用滾動軸來回碾壓,可以得到一塊平板玻璃。
但玻璃凝固的時候表面會形成波紋,讓它變得比打了馬賽克的動作片還模糊。
想得到光滑透明的玻璃,就需要花費時間去打磨。
這個過程需要兩名工人配合, 耗時極長。就算最熟練的工人,也需要一百個工時才能打磨出想要的效果。
如果中間發生意外導致玻璃碎裂, 那對不起, 重頭開始。
所以大塊的平板玻璃非常貴,貴到光緒想給自己的門安裝一塊,慈禧都要親自下旨斥責戶部官員為什麼不阻止。
連慈禧都覺得貴,可以想象當時的價格有多高。
所以,說平板玻璃是玻璃工業之花一點都不為過。
現在陳景恪要做的就是,把這朵花拿下。
當然不是搞浮法玻璃,這玩意兒沒有一定的工業基礎想都別想,他要做的是壓鑄玻璃。
事實上如果不是有特殊需求,壓鑄出來的波紋玻璃,完全可以作為建築裝飾來使用了,根本就不需要打磨。
這種自帶馬賽克的玻璃,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人的隱私。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眾工匠,大家一起研究很快就搞出了一套似模似樣的壓鑄裝置。
又經過不停的改進修正,總算是造出了勉強符合要求的波紋玻璃。
對於這臺機器和這塊粗糙的玻璃,工匠們態度很平靜,他們根本就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