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美洲的誘惑(第2/2頁)
章節報錯
“張衡說‘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中黃’我一直以為是妄談,沒想到竟是真的。”
陳景恪敬仰的道:“張衡確實是一位偉大的學者,靠著肉眼和經驗就能得出如此貼近真實的答案。”
“不過太陽才是‘雞中黃’,我們腳下的大地是一顆圍繞太陽旋轉的球。”
李世民並不怎麼關心張衡和地心說、日心說,他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這個白瓷花瓶上。
此時這個普通的瓶子在他眼裡已然成了無價之寶。
“快告訴朕,這些都是什麼地方,有什麼特點……”
不知不覺他又用出了‘朕’這個稱呼。
陳景恪知道他的心情,就指著瓷瓶介紹起來:“高句麗的北方是室韋和靺鞨人的勢力範圍,這裡更加的苦寒。”
“繼續往東北角的方向走有一道海峽,透過海峽就能到達另一片陸地……周代商之際有商朝遺民透過這道海峽去往了這片大地……”
“對於今日的大唐來說,此地有三種糧食作物最為重要。一為土豆二為紅薯三為玉米,土豆和紅薯畝產可達五石以上,精心照料甚至可達十石。”
哪怕因為聽到了太多震撼的訊息已經有些麻木的李世民,依然忍不住驚撥出聲。
“景恪此言當真?”
“當真。”陳景恪肯定的道。
其實他心中想的是,當然是假的。
土豆沒有經過良種培育他不好說,但紅薯的原始產量就很高,畝產輕鬆破一千公斤。只是考慮到土地肥力問題,他儘量把產量往低了說。
但即便是畝產五石,對李世民來說依然是無法想象的高產,要知道初唐的畝產兩石就算是高產了,十石他都不敢想。
“我馬上就派人去尋找良種。”李世民火急火燎的道。
陳景恪自然很樂意見到這種情況,之前他給了李世民新式海船和航海術,可到現在朝廷都沒有什麼大的動靜。
原因是多方面,但歸根結底還是不重視海洋,或者說海洋帶給他們的利益不夠大。
這次把美洲和良種告訴你,看你著不著急。
不過考慮到實際情況,他還是勸阻道:“聖人勿急,現在還不是時候。”
“從長安到這道海峽萬里之遙,其間危險重重,當年商朝遺民死傷才到達對面的陸地。陛下貿然派人前往,恐怕會造成許多無謂的犧牲。”
李世民心中一動,質問道:“既然你們家族知道有良種為何不取?”
陳景恪故作悲傷的道:“怎麼可能不取,據族譜記載我們家族犧牲了數百子弟和數千奴僕才大致摸清了這片大陸的情況。”
“只是在歸來途中遭遇大風暴船隊折損十之八九,裝載良種的船也沉沒了,只有聊聊幾艘船回來。”
“也正是因為這次行動失利,讓我們家族元氣大傷再也無力組織如此大規模的遠海航行……留下的就只有關於那片大陸的記載和這幅粗糙的地圖。”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