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父親的闊達之家(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裡特別交代下,二嬸子砌新屋的兩年前,我家的新房子就砌好了。四大間加間廂房。我家新房子開工時,鄉親們都來對父親說:“章藍,你生的都是些女兒,今後都要出嫁住婆家,做別人家的兒媳婦,你做那麼大的房子幹嗎?”
可父親說,家裡人多,做大房子都住一屋,這樣才是家大口闊,大家之家。
父親開始砌屋時,手裡只有二百塊錢,那時砌一棟熟牆屋得上三四千塊。父親用兩百塊的定金買下隊裡的隊屋,拆了兩萬多塊磚。然後從熊美光的窯廠賒來一萬磚!三萬磚到位,我家新房子就開始砌起來!買隊屋是兩千塊錢,父親就付了兩百塊定金,一千八賒著呢。
隊里人都沒有意見,本來隊屋就是李歌滿跟大家做的,從前合作社,每天出工安排都得到隊里門口集合,開會也得隊屋裡,確實隊屋在那時不可或缺。時間一長,隊屋就成了公家的共有財產。這不分田到戶,搞單幹,每家每戶各種各的田,各管各家的事,隊屋再也用不著,退出了歷史舞臺。空在那裡多年,跟李歌滿買來的輾磨盤一樣荒廢了。
隊屋做得可是威武氣派,高高大大,四周田地圍繞,大家幹活累了,時有就去隊屋歇一會。所以分田到戶幾年之後,隊屋才開賣!多少有點捨不得。賣給誰呢?隊長專門找到父親,只有父親這個要主,大家服氣,任賣給誰都不服氣。
等砌到屋脊時,沒錢了,學校就送來一千塊錢。待再砌了幾日,上樑蓋瓦了,學校又送來一千塊。我家的新房毛坯就做好了。我家的大房子是當時村裡最大的,大三間正屋+小三間豬屋廁+一間拐角的廂房!是當初河口鄉數一數二的大房子。青磚紅磚相間,藍瓦,白牆,水泥地板。可是氣派極了。
二叔每次來我家幫忙,望著父親若大的青磚藍瓦屋,總是感嘆羨慕地說:“大哥,你真是呼風喚雨啊,想要麼子有麼子,新房子說起就起了,要是哪天我家砌房子,也有這麼多人幫,多好!。”
父親聽了二叔話,笑而不言。
二嬸子呢,就站在自家屋山頭,對著我家的新屋望,不發一言。敢情二嬸子還是清白人,沒像之前要將父親母親的房子霸為己有?時代不同了,她與大嫂都分家過了n年,要霸佔大嫂的新房子,沒有這一來。也許從那時起,二嬸子就暗下決心要將渡船的錢霸為己有,做新房子唄。
我家新房子的屋面做起後,鄉親們都跑來看,從那眾多的大小房間走不出去了,大間小間的這樣一個門,那樣一個門,像穿梭羅。其實不過五間房而已。從前大房子的格局,堂屋在中間,房間在堂屋兩邊,一邊大小兩間。外搭廂房也有一間房。一棟大房子,大大小小七八間房,很是闊氣明亮。故河口第一家。
鄉親們對著父親的大房子東串西串的好不容易串出來,望著天空,不斷感嘆:“看,陳指導員養了七個仙女,就一個兒子,不知做那麼大房子幹嗎,往後女兒都嫁人了,大屋子不是要空著?”
說這種話的鄉親們大致出於兩個心理,一真話,二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
學校的老師們也抽空來看父親的新房子,都這樣說。
那時人家砌新房子,親戚朋友都會去看,順便帶些菸酒送去。好給做房子的師傅小工用,算是對屋主人的一點支援。
但在父親心中從未那樣想,父親一心一意只想家大業大,發家致富,房子當不能小。父親沒想到他的女兒將來長大了要嫁出去,就是別人家的人,他的家大業大的夢想不能現實。弟弟肯定往後不會住鄉下,這大房子將來註定空著。
我家新房子到粉刷牆壁鋪地板時,父親弄不到一分錢了,想著讓大姐出出主意。大姐那時在前進市衛校讀書,衛校離大姑家近。改革開放後,大姑在前進農場種了幾十畝地,包了百畝漁場,還有幾十畝果園,收入好著呢。於是大姐就給大姑寫了一封家書,信中說,父親做房子挪用了學校的錢,急需還,否則工作將不保。
大姑收到信,嚇死了,忙帶著八百塊錢趕回孃家來。
大姑揹著個爛麻袋,杵著一根木棍,站在小河教育組門口,問門房的人,說著父親的名字:“你們哪個曉得陳章藍住在哪間寢室?”
教育組守門房的老頭望見大姑,看見她破破爛爛的樣子,直趕她走。雙手一揮的對大姑嚷嚷:“去去去,你個叫花子找我們副組長搞麼子?”
大姑說:“我找陳章藍有事,我是他的大姐jia子。”
門房老頭聽了,更是高聲的對大姑嚷嚷:“你個叫花子還不趕緊走,再不走我叫派出所,還冒充陳章藍的姐子,你曉得陳章藍是哪個?我們教育組的副組長,你這姐子要來,你弟陳章藍咋不知道,不通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