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小姑的千金歲月(第2/2頁)
章節報錯
叔叔推磨磨,磨面蒸饃饃。嬸嬸推磨磨,碾米下鍋鍋。
閨女推磨磨,爹爹搖籮籮。老漢推磨磨,自己找樂樂。
呵呵呵……
呵呵呵……
歡聲笑語從祖母的廚房傳出來。磨炒熟了的幹豌豆,是為曬醬用,做豌豆粉,一磨就是一腳盆,裝幾大罈子,把醬當作飯吃了。
磨豆子除了做豆食,還打豆腐,要過年了,要備點年貨。打豆腐,就有豆腐膏子吃,加點白糖,清香甜口,是很美好的享受,一年中難得的一次。
磨米漿除了做炸粉子,還發發巴子,發巴子白花花的,有著外婆家的香甜,也很好吃。發發巴子在特別時期,夏天收割早穀子之後,是最為勁的農家小吃,飄蕩著母親的氣息。冬天溫度低,發巴子難得發起來,該是家有孕婦與病人時。
小姑最不喜歡磨的是糟穀子。放酒後的稻穀,空殼,磨了用作養豬。鄉下稱之為糟穀子。那時養豬沒啥糧食吃,就吃糟穀子。一勺子糟穀子一勺子水,一磨一大缸,加點青菜,吃個四三天,吃完了再磨。一擔糟穀子從槽坊擔回來得三塊錢。我的一個遠方叔叔陳兵武在窯廠開小小槽坊,憑關係才可挑到兩擔糟穀子。
由此,多半時間,祖母家的磨子磨的是糟穀子。小姑磨的也是糟穀子。豬的肚子特別大,因喝了太多糟水。一年到底,長不到兩百斤,殺了,也瘦弱的沒油。皮噠噠,都是皮瓤肉。
小姑的千金時代真是豐饒,小姑的千金歲月所在的祖母家更是熱鬧非凡。
祖母從外帶回的孟么么與三路叔叔,每天跟小姑四叔生活在一起。祖母收留的魯婆婆,也每天與小姑生活在一個屋簷下。家裡一下增加三口人,很不同。祖母對他們各有事務安排。
每次下雨,祖母家就特別熱鬧。沒出去幹活,呆在家裡就是一屋人。
魯婆婆打掃清潔衛生做飯,孟么么收拾碗筷跑雜,三路叔叔在祖母家沒過多久,就去鎮上學車輛修理,然後又去參軍,在家裡的事務還沒來得及安排,這也無不與祖母重男輕女有關。祖母總唸叨三路叔叔是孟舅婆家唯一的後人,該有出息,撐起孟家門面,長大了要尋祖歸宗,不能永遠留在故河口。由此想盡千方百計,找關係送三路叔叔去當兵。往後三路叔叔當兵轉業回來之後,就被分配到湖北十堰汽車廠,當了汽車修理工人,娶了個賢惠的老婆,生養了一個兒子,十分幸福完美地生活。
祖母那時還有些沒落貴族的小姐脾性,對下人特兇。孟么么稍不聽話,就會被祖母敲頂弓。倒是小姑成了千金小姐,啥事都不用做。每到傍晚,孟么么還在為這事那事忙得焦頭亂額時,小姑已洗得乾淨,回了房間,躺坐在床上,看公開的情書。那可是小姑千金歲月時期的紅書,識得幾個字的人,都以談論它為樂為傲。小姑其實認不全書裡的字,全靠天性去領悟。
下雨天,祖母家的飯菜特別香,一吃一圍桌!可是家大口闊!其實飯還是那鍋飯,菜也還是農家菜園最平常的菜。可吃起來,就是特別香。因為人多吃飯就跟豬多吃食一樣,搶著吃才香。
下雨了,小姑躲在房間邊做花墊底子!邊與四叔談論好看書裡的愛情故事!兩哥妹有時還為此爭奪面紅耳赤。
小姑的床頭底下老壓著那本《公開的情書》。書裡的主角名字十分奇怪,老噶,老久,真真,老邪門。那可是小姑青春時代的紅書。只要農閒,小姑就將那本書拿出來與四叔爭論。沒事,就藏在被子裡,睡覺都抱著。
下雪了,不去地裡幹活,小姑就把它當飯吃,整天抱在懷裡,一刻都不肯鬆手。小姑從未讀過一天書,都不知咋認得裡面的字的?也許正因為不認得,所以才要抱在懷裡,形影不離。因為讀得慢嘛。
小姑總是說:“四哥,你說老嘎,老久,真真,老邪門,天,他們之間到底誰更愛誰呢?真是太複雜了,我都被他們的關係繞暈了頭……”
四叔並不回答小姑,對小姑搶走公開的情書壓在自己枕頭底下的行為,感到挺幼稚可笑。在四叔心裡,公開的情書小姑讀得懂嗎?讀了有啥用?可四叔也不藐視小姑的問題,自個在心底思忖,這有啥複雜的?確實,在四叔風流的情史裡,真真,老久,老嘎,他們的關係就太純粹!主要是四叔對情感抱著遊戲的態度,而對社會活動倒是非常專注而熱衷。
偶爾,四叔也會與小姑發生爭論,因為公開的情書到底能不能公開?
這個時候,我就是站在門外,也能感受小姑與四叔爭吵的熱烈氣氛!從而也真實地感受到真真,老嘎,老久他們之間純真的忘我的革命情感。長大後,那種氣息都沒忘卻。除開祖母講的外婆與狼的故事之外,這本書算是我童年最深刻的記憶了。長大後,我還寫了兩篇讀後感。春天的訊息,與稱呼的奇妙。也許我體內的那點文藝細胞種子,就是在祖母與小姑的薰陶下播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