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先生,我們的目的不是拉人口嗎?讓他們互相干仗,必定會使人數驟減的”

看著張楊和在他身後點頭贊同的李傕,董昭淡笑一語:“是會有一些人死亡,可是各位要明白,白波賊人可比我們更瞭解山谷的構造,如果我們強行去征服,那他們自然會聯手抗敵,外加依仗著地理優勢,咱們必定會如同董卓那般損兵折將,如若元氣大傷、地基不固,極有可能引來袁紹這頭惡狼,還望各位理解”

董昭道出來自己的思量以後,呂布直接為他站臺說:“我贊成這個提議,反正被殺的都是雜碎中的雜碎,留著也不過是浪費資源,死就死了吧”

“多謝將軍理解!”

“如果其餘人都沒有意見,那就按照此法來做”特地瞅了一眼賈詡,看見對面沒有開口意思的張楊,一錘定音,確定了這個計劃。

“多謝主公,安排內應的事,交給我就行了”

“那就麻煩先生了,接下來還請說一下黑山軍的情況吧”

“是,這黑山軍原是趁著黃巾起義時,悄悄形成的一股反動勢力,博陵人張牛角也聚集起一夥人,自稱將軍,與常山真定人褚燕合兵一處,此時部眾已有將近五萬人,張牛角死後,褚燕上位並且改姓張,喚作張燕。

張燕輾轉各地,部隊不斷壯大,與常山、趙郡、中山、上黨、河內等地叛匪互相聯絡,叛匪中的小頭領孫輕、王當等人,都帶著部眾歸附到其麾下,號稱擁兵百萬之眾。

其主要藏於太行山和常山、中山等郡國山谷內,將領多達十餘人,所率部眾大的有兩三萬,小的有六七千,黃河以北的各郡、縣都受到侵擾,朝廷卻無力派兵圍剿,以至於看著他們強大到今天”

“我去,聽起來這黑山軍可比白波賊難搞多了…”

“麴義將軍所說不假,在黑山軍面前,白波賊不過就是一盤小菜而已”

“那你有啥法子嗎?能不能用對付白波人的辦法,也安插內應,讓他們自己打起來?”

“這個我不能確定,因為我不瞭解他們內部的關係,黑山軍更多的是在太行山以東活動,畢竟咱們這地方,實在撈不出幾個油水來……”

很無奈,但沒啥辦法,畢竟幷州這地方在場人都知道有多窮。

“我覺得可行!”

一道響亮的聲音傳來,眾人回頭望去,發現是先前招呼太監的眭固回來了。

“各位,我就是從黑山軍出來的”

“對了!”張楊一拍腦門,恍然大悟道:“眭固是我在上任上黨太守時在河內撞見的,當時他帶了兩千人過來投奔我”

“對,我說是家中部曲,這自然是假話,因為先前投靠孔伷時,就被以拒收黑山叛逆為由拒絕了,所以就沒敢暴露自己的真正來路,還好當時只是個小統帥,沒出名”

“哦呀,這可真是無巧不成書,來來來,快講一講怎麼讓我們吃下這口肥肉!”李傕親切的摟住眭固的脖子,將他帶到了隊伍的中心。

“黑山軍雖然對外宣稱是有百萬之眾,但並非各個都是不畏生死的亡命之徒,就和黃巾一樣,基本上是受不了亂世而逃入山中的百姓,不過也有很多地方豪族,為了免於沉重賦稅或者政治因素,帶著大量田奴,徒付藏匿的情況,這就和我們這些沒有勢力、沒有背景的白身做出了直接的區分。

黑山軍人多勢眾,不可能僅靠四處抄掠搶來的糧食敢供應百萬人的長期生活,所以我們會在各處建立堡壘,一方面用於防禦,更重要的就是在堡壘內部種田。

如董昭先生所言,黑山軍大大小小的賊首有很多,分散在諸山之見,各自聚集在獨立的堡壘、屯壁、營寨中,時間長了,就分裂成了許多相對獨立的小勢力,又諸多渠帥各自帶領,哪怕是張燕也不能完全控制住其他渠帥的部眾。”

“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這個意思嗎?”

“賈詡先生所言極是,張燕只是共主,很多時候哪怕大敵當前,他們也是各自為戰,並沒有一個共同的指揮官”

說到這裡,李傕開口詢問:“那張燕不是老大嗎?為啥子不能強令其他人臣服?要是不聽話,直接抽他丫的!”

看著給空氣一個大嘴巴子的李傕,眭固是有些傷腦筋,反而是賈詡笑的很開心:“李將軍,可愛、太可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