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驚天大計蛇吞象(第2/6頁)
章節報錯
看,部門領導有什麼難當的?
和財務不對付,找個機會懟財務;和後勤不對付,找個機會懟後勤;一線部門直接去搞同行。
樹立一個外部敵人,形成內部凝聚力,不服管的分化孤立,服管的各司其職,多簡單?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一個“度”字。
不會?
沒關係,只要有了正確的核心思路,具體的手段儘可以慢慢練。
管理大企業需要天賦、視野和精神核心,管理十幾幾十個人真心沒多難。
但是如果你實在做不到,那麼千萬別在這條路上太過鑽營。
結局不一定比躺平好。
……
對於劉銘灝而言,今天的最大收穫,正是看到了韓烈“外王”的一面。
分配是不是夠意思,大可以後面再看。
但是韓烈敢於對古勇下手,既有敏感度又有魄力,成熟勇毅,實在值得欣喜,當浮一大白。
千萬別以為這很容易。
劉銘灝調查了古勇整整兩天,再三斟酌、反覆確認才做出了敲竹槓的決定。
可是韓烈總共才和劉銘灝聊了幾句?
寥寥三五個問題,馬上判斷出古勇不得不忍受提價、有能力接受提價、然後果斷決定提價,此等敏捷狠辣,哪裡像是一個20歲的年輕人?
劉銘灝自身的事業已經幹到頂了。
接下來要麼另開新賽道,要麼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要麼退下來享受生活——僅此三條路。
後面兩條路,劉銘灝不願選。
開新路,既沒有精力又缺乏專業能力。
怎麼辦?!
只能轉向於投人。
國內絕大部分的天使投資人,其實都是這麼來的。
自身路已斷,有錢有勢有人脈,但是沒有能力精力再開新路,於是到處找那些初創專案。
初生期的專案,什麼想法、創意、技術、模式,統統都是狗屁,一文錢不值。
真正值錢的領導人和團隊。
所以不管國際國內,只有B輪以後的融資才會考察專案本身的商業模式,天使輪和A輪基本上都是奔著人去的。
那麼,什麼樣的人值得投資?
這是一門大學問,難學更難精。
在今天之前,劉銘灝也沒有明確的概念。
但是,自今天起,標準答案便是兩個字——韓烈。
老子以後就跟你綁死了!
要啥給啥,全力以赴!
劉銘灝如此想著,對韓烈愈發的親近熱情,掏心掏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