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銘灝特別開心。

賺錢嘛,不寒磣。

但他絕不僅僅是為了眼前的這點錢而開心。

“知道麼?你能狠下心來果斷下手,我特別欣慰。”

劉大律感慨了一句,莫名的開始羨慕潘勝武。

什麼狗命!

閨女上了那麼垃圾的一所大學混日子,隨隨便便處個物件,居然挖出來這等寶藏,太踏馬扯了……

莫非,養風水魚真那麼管用?

劉銘灝越是和韓烈打交道,心態越是失衡,現在終於開始往玄學方面猜了,可見掛B烈有多嚇人。

提價,原本是劉銘灝給韓烈準備的建議。

最初他還生怕韓烈非要堅守什麼原則、抹不開少年臉面、意識不到提價的必要性,或者下定不了決心。

可事實上……

所有的擔心都是瞎操心,韓烈比他預想的更敏銳、更果決、更狠辣。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心狠手辣”從來不是貶義詞。

“薄情寡恩”才是大問題。

經商、從政、混職場,本質上都是與人爭鋒,向上攀登。

機會和位置只有那麼多,你心慈手軟客氣相讓,工資不漲權勢不彰,回頭父母重病家無餘財,會不會有人平白助你?

父母妻兒以伱為天,若是軍人,自當以國為重,若只是一個百姓,是不是更應該照顧好小家?

所以到底什麼是男人的責任感?

對外積極進取,善謀而敢爭,對內孝順父母,用心教育後代。

再延伸一點,什麼樣的男人才是一個好的領袖?

對外心狠手辣,對內仁慈公正。

你沒有對外開拓掠奪的智慧、手腕、魄力,依附於你的團隊看不到前途,怎麼可能信任你?又怎麼可能全心全意的為團隊付出?

全世界所有院校的《管理學》都沒有教過學生們真正的管理核心。

其實老祖宗的屠龍術早都講清楚了,四個字而已——

外王內聖。

外王的本質很簡單,對外開拓、進取、掠奪,用利益掩蓋矛盾、保持階級流動和團隊活力。

內聖則是分配、福利、保障。

大秦帝國之所以二世而亡,正是因為秦法嚴苛,外王內峻。

高速發展時期,一切矛盾都可以暫時緩和,隱藏在水下。

可一旦對外征伐停止,發展速度放緩,分配不公、福利太偏頗、民生缺乏保障的矛盾立即全盤激化。

對照一下,後世某個時代的做法便好了太多。

打住打住。

那麼,外王內聖的真意,化在現代社會里應該怎麼應用?

很簡單——

帶著團隊去做蛋糕,如果已經做大到極限了就去搶別人的,用前景引領大家,用規矩約束大家,用公平的分配製度保證大家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