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天下大亂(第2/2頁)
章節報錯
“戰火蔓延,無人能倖免啊。”
覺遠一嘆:“兩位施主,還請到廂房一敘,今日應不會再有人送香火了。”
“有勞大師。”
二人跟覺遠進入後邊廂房,找了兩張蒲團坐下。
魏宇一言不發,心中思量,月晚花一臉好奇模樣,左右檢視,也乖巧地不說話,覺遠默默沏茶,各自溫了一杯,才慢慢落座,眉眼帶著疲憊。
“招待不周,兩位施主勿怪。”
“大師好茶好座,哪有不周的道理?只是三年過去,天下發生大變,不料曾經繁榮小廟變成了今日模樣……大師,敢問三年來廟中發生了何種變故,為何衰敗至此?”
魏宇摸著茶杯,沉吟道:“魏宇問得冒昧,只是外邊景象太過令人意想不到,還有那錦衣衛所說的方氏賊人,又是何許人也?”
“魏施主不知方氏賊人?”覺遠和尚一臉詫異。
“大師有所不知,當年告別大師,我便尋到一門派,後被其收入門中,清修了整整三年,而今略有小成,方重新下山,這位月晚花,便是我同門事妹;這三年間發生的事情,魏宇著實不知。”
“原來如此……”
覺遠訝然,“沒想到世間有如此門派,不受俗世影響,真可謂山中神仙,小僧佩服。如此說來,魏施主此次下山,差些運氣。”
“大師何出此言?”魏宇喝了口茶,有點苦,默默放在桌上,赤牙靈動地躍下肩頭,眸光帶著好奇,忍不住舔了口茶,然後一臉嫌棄,又跳回去。
“三年前,魏施主走後不久,忽有一則傳聞廣佈天下,說是各州出現反叛人士,大旻長治久安,本無人相信,後許多知府死於非命,朝廷命錦衣衛與禁軍蒞臨各州,登時人心惶惶。
“一支支叛軍抵抗朝廷,殺死錦衣衛和禁軍無數,其人數眾多,氣勢恢宏。
“彼時天下大亂,不少別有用心之徒趁機作亂,打家劫舍,民不聊生,朝廷無法兼顧整片國土,天下百姓苦不堪言,只得加入叛軍,一是希望戰亂快些結束,二也對朝廷無能有怨,因此叛軍勢力便愈發壯大,而叛軍首腦,傳聞便是方氏家族。”
覺遠低嘆一聲,幽幽道:“方氏家族據說本為朝廷命官,後遭陷害,全族被滅了滿門,只剩一個遺孤不知所蹤,待到朝廷醒轉卻為時已晚,為保名聲,朝廷只能壓下此事。
“方氏遺孤臥薪嚐膽,暗中集結反旻叛軍,很多年前大旻便暗潮湧動,直到三年前方徹底爆發!
“此戰連綿至今日,也未停歇。”
魏宇一怔,腦海中浮現出方子岑的面孔,不動聲色道:“方氏叛軍便如此厲害麼,朝廷毫無辦法?”
“方氏家族以往在朝廷中極有影響力,有不少親信,方氏遺孤一出,當即萬人呼應,加之周遭他國趁機在外騷擾,乃至幫助方氏叛軍擴大……朝廷內憂外患,自難抵抗。”
覺遠道:“今時今日,方氏叛軍佔了上風,四洲淪陷其二,涼州也被侵蝕過半,只是尚未打到漁城,但朝廷難阻,要不了多久,叛軍便會壓制涼州,借水師攻往中心滄州。
“錦衣衛適才便想詢問我叛軍首領之事,魏施主,你運氣好,未曾碰上,否則必有一難。”
“如此嚴峻……”
魏宇內心波動,難以平復。
短短三年,天下已是大變樣,他回想起初見方子岑的一幕,如今看來,說的不盡是假話,此人真的在反朝廷。
“大師為何知道方氏遺孤之事?”
魏宇目光閃閃,又問:“按理說此事有朝廷壓制,應該不廣,大師深居山林,怎懂得如此之多?”
“坊間傳言,小僧亦是聽來的。”覺遠道。
魏宇心中微動,眼前迷霧驅散大半,他相信坊間不會莫名流傳起叛軍的故事,其中肯定有方子岑自己的參與,為的便是名正言順,也讓更多人有理由加入叛軍。
至於真假,誰說得準?
唯一的問題在於,有諸多叛軍保護,作為叛軍首領的方子岑,要殺起來恐怕困難許多……
“大師,不知廟中的其餘僧人呢?”
魏宇收斂心思,道:“戰火尚未綿延至此,廟中卻像遭到破壞,以往看到的僧眾也不見了,難道這些年……”
話音未落,屋外忽有轟隆之聲響起,似有什麼巨大物品被砸碎,而後有道粗獷沙啞的中年男人的聲音滾滾來襲,“禿驢,這個月的香火還不送來,是等著掉腦袋麼!”
覺遠臉色頓時一白,顫顫巍巍起身,滿目愧疚地看著魏宇,低聲道:“魏施主,你從後門走吧,小僧去應付他們。”
他正待離開,忽然一張手掌握住其手腕,覺遠心底一驚,只看見青年微笑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