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 烏氏倮(第1/3頁)
章節報錯
用一句話簡單概括,就是整個驪山的百姓,都在為黃賀打工。
黃賀就像是一個農場主,驪山的百姓就像是二百多年前的黑奴,為他種植可可豆、為他摘棉花。
黃賀就是驪山最大的農場主和剝削者。
可跟剝削農場主的黑奴不一樣,黃賀是個有良心的農場主,他並不會竭澤而漁,反而相近辦法,提高驪山百姓的生活水平、人均收入。
用現代的科技、糧食來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
驪山的百姓感覺不到黃賀對他們的剝削,他們只覺得,黃賀是天底下最大的善人。
幹活,居然還給錢?
如果按照後世的市場經濟,底層工人的工資提升了,相應的資本家的利潤就會縮水。
可資本家不會放著錢不賺,去做善事。
如果是那樣,那他們就不是資本家,而是慈善家了。
所以資本家會把商品的價格提上來,例如百姓的最基本生活需求,衣食住行、水電、油氣,把這些價格提上來,資本最後又回流到資本家的手中。
資本家不會做大蛋糕,他們指揮儘可能的搶佔窮人的那一份蛋糕。
黃賀的做法就是儘量把蛋糕做大,這樣自己得到的實惠多了,底層的百姓也能跟著受益。
畢竟他不是這個時空的原住民,他對於財富的需求並沒有那麼大。
現有的陶俑廠、玉石礦已經足夠支援他在現代的一切消費。
除非他作死,否則他並不需要再開發更多的產業。
但是作為一個秦朝的後裔,兔子家的正統,他不可能眼睜睜看著一個強盛的秦帝國分裂,看著無數的百姓在幾十年後,淪陷在匈奴、異族的鐵蹄之下。
他要改變這一點。
他想把自己從小接受的教育,從小樹立的三觀,在這個秦朝實現。
有句話說得好:凡日月所照,山河所至,都為我土,膽有來犯,雖強必誅!
“農場的工資提高,每人每月再加5斤糧票。”黃賀笑道。
現場的養殖工作人員、打掃糞便的老媽子等人紛紛鼓掌。
手掌都快拍爛了!
她們沒見過黃賀,但是黃賀的名字,已經深入人心。
能夠見到黃賀的真人,已經讓她們開心。
現在黃賀又給她們漲了工資,簡直就如同天神下凡,帶來了光。
其實普通的底層民眾,需求並不高,上面的人指縫裡漏一點,就足夠他們吃飽喝足。
黃賀此舉那也是收買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