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了鋼鐵廠,黃賀一行人浩浩蕩蕩,去到了養殖場。

養殖場的廠長是七娃。

當初10086號工地裡面,跟黃賀最先接觸的幾個人,陳楚生、狗剩子、大娃他們七兄弟。

七娃跟黃賀的關係要淺一些,大概是因為他不善言辭,年紀小的緣故。

可黃賀並沒有虧待他們這群老弟兄,所以還是把這些肥的流油的工廠,交由他們管理。

人心都是肉長的,任人唯親並不算是一個壞的習慣。

如果貿然啟用的都是新人,能力先不說,單說這信任就是個很大的問題。

而且黃賀的胸中有溝壑,怎麼發展、如何發展、怎麼管理這些東西都存在他的腦子裡。

底下的人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執行他的意志就好。

在細節上或許需要專業人員來修補,但是打的方向上,只需要黃賀一個人的聲音就夠了。

養殖場設定在驪山的南面的仁宗鄉。

此處養殖場佔地面積廣闊,足有一萬多公頃。

北靠驪山,南臨戲河。

有山有水,人畜興旺。

在養殖場內,還挖了一個巨大的人工湖泊,以方便養殖場內的牛羊飲水。

養殖場內現有牛一千頭、豬5000頭、羊20000只、其餘的雞鴨鵝總計在十萬只以上。

養殖場裡面僱傭了仁宗鄉的大量剩餘勞動力,實行的也是包牲畜到戶。

七娃按照黃賀的意思,每家每戶負責一部分的牲畜,要確保其不掉秤、生產健康。

長成以後,會給這些養殖戶百分之三十的利潤。

由於驪山的百姓生活富足,還有軍隊的大量消耗,養殖場的牲畜壓根不愁賣。

相比於種地來說,養殖的風險雖然大了些,但是收益也是相對要高。

仁宗鄉的百姓也是熱情高漲,他們本就有蓄養牲畜的經驗,所以在養殖場內做工也是得心應手。

俗話說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

養殖面臨的最大風險,就是養殖的牲畜會得病。

牲畜得病跟人一樣,一得就是一大片,一死也是一大片。

所以必須要有專業的飼養員來餵養。

瓊英望著一望無際的畜牧場,只覺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這裡真的跟北方好像,一樣的遼闊,一樣的沒有邊際。”

黃賀笑道:“那等以後,我帶你去北方的大草原,咱們馳騁在馬背上,仰望藍天白雲,享受一次天為被、地為床的日子。”

瓊英白了他一眼,“鬼才要跟你那樣,真不知羞。”

“你要是不願意,那我可找別人了。”

“不許!”瓊英急了,跳過來揪住黃賀的耳朵,“你都答應了我的,不許再跟別的女人那樣。”

瓊英可是聽說,黃賀的身邊有個美貌的小侍女。

如今已是驪山有數的大官。

她第一次聽說的時候,還以為是假訊息,可真當她確認了之後,心中就沒來由的心慌和不爽。

她聽說那個侍女以前是趙高府上的丫鬟,地位低下,據說還是西方的大月氏族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