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你——”

“你什麼你,我都不嫌棄你的口水,拿來吧你。”黃賀接過瓊英手裡的地瓜,三下五除二就消滅了。

工廠裡的其他人,全都抬頭看天,彷彿剛才發生的一切都沒有看到。

“諸位,你們覺得,如果在驪山的街頭擺上幾個這種烤地瓜的爐子,會有人買嗎?”黃賀問道。

四娃略略思索了一會,說道:“味道如此之好,真是讓人流連忘返,只不過此物作價幾何呢?”

這話就說到點子上了。

後世的烤地瓜,一斤也就二三塊錢。

一個皮薄肉厚的烤地瓜,一斤多的也就四塊錢。

黃賀笑著說道:“不會太貴,一斤糧票可以買五斤地瓜,這個價格,如何?”

“一斤糧票可以買五斤?”聽了黃賀的話,四娃也是吃了一驚,“我還以為最少也要一斤糧票呢。”

紅薯在後世的賣價是一塊多一斤。

大米的價格在2.49元一斤左右,好一點的東北大米、五常大米要賣到五六塊錢一斤甚至更貴。

紅薯勝在產量高,所以價格自然要低一些。

黃賀考慮了一下,“物以稀為貴,那就一斤糧票二斤地瓜。”

“還有這個烤地瓜的爐子,一個星期後,我讓人過來取成品,在過冬之前,我希望能看到驪山的大街上,出現賣地瓜的小販的身影。”

四娃行了一禮,“請大仙放心,保證完成任務。”

煤球爐的製造工藝不復雜,而烤地瓜的爐子,無非就是把蜂窩煤爐按比例放大一些,並不存在什麼技術上的障礙。

他轉過身去,對關俊祥道:“大仙把這個光榮的人物交給你,你可要好好的把握這次機遇。”

關俊祥即便再木訥,也知道四娃是在提攜自己,當即表態道:“請四娃廠長放心,我保證完成大仙和您交代的事情,如果一個星期後完不成,我提頭來見。”

“唉?用不著你的頭,你是咱們工廠最年輕、技術最好的工人,我還要留著你的腦袋,攻克這燒水壺的難關,你可別給我撂挑子!”

眾人聽了都是哈哈大笑。

黃賀對於當前的鋼鐵廠比較滿意,又叮囑了四娃幾句。

“韓談他們犯的錯誤,我希望你能引以為戒,不要再犯,當前秦國方面蠢蠢欲動,我不希望自己人內部再出什麼么蛾子。”

黃賀倒是語重心長,但是四娃他們能聽進去多少,就不是他可以掌控的事情了。

四娃當即胸脯拍的震天響,保證不會犯錯誤。

烤地瓜爐子和煤球爐交給關俊祥,成立一個分廠。

可以預計的將來,必將能帶動一大批的驪山新興就業崗位。

這就是黃賀的開源政策。

等到今年的地瓜豐收,驪山百姓看到實惠,自然會跟著種植。

其實有沒有更快的方法見成效?

當然有,就像大明王朝1566中的那樣,改稻為桑,直接物理毀滅,不顧一省百姓的死活,也能推廣下去,而且見效很快。

可黃賀並不打算那樣做。

他的初心還是想做一個有良心的中間商,並非一個無情的帝王。

所以說無情的事情,就交給帝王來做,至於自己嘛,先讓驪山這55萬百姓吃上飽飯、穿暖衣服,度過這個寒冬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