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 宋雅舒再見(第2/4頁)
章節報錯
到了西漢、東漢時期,“常平倉”制度就逐漸完善。
古代每逢朝代末年,多是因為百姓吃不上飯造反,例如元末、明末,朱元璋吃不上飯,全家餓死,加入了紅巾軍。
李自成吃不上飯,就加入了高迎祥的部隊,後來逐漸發展,成為闖王。
但凡有一口吃的,古代的百姓都不會走上造反的路。
儲備糧就像空氣,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但是不能缺少。
黃賀望著堆積成山的小麥,忍不住放聲大笑,“有了這些糧食,進可取咸陽,退可守驪山,這下,就算劉邦、項羽帶著三十萬兵馬來投奔我,我也不怕了。”
瀟睿忍不住問道:“劉邦?項羽?他們是誰?”
黃賀望著東方,意味深長道:“他們是這個時代最閃耀的星星,天縱奇才,如果有機會,我帶你會一會他們。”
……
咸陽城內,秦國王宮。
公子高、公子將閭分坐在王位兩旁,大殿上,以右丞相馮去疾一派、左丞相李斯一派,至於趙高,則是閉門不出,連朝會也不來參加。
“臣聞聽一件大事,祖龍皇帝的陵寢,被黃賀惡賊破壞,他將祖龍的屍身草草的埋了,陵寢則被他挪作他用,此舉傷天害理,有損我秦國之威,懇請二位皇子立即出兵,討伐黃逆!”
開口的是御史大夫馮劫,此人今年已四十有三,長得是標準的秦人面孔,方臉、面部中部凹陷,下頜明顯前翹,額頭也有輕微前傾。耳朵形狀似長條,眼睛位於中部凹陷最低的地方,如八字斜著向裡向外,眼尾上翹,鼻部比較扁平。
蓄著八字鬍,一身正氣。
按照原本歷史走向,這位馮劫馮大人,此刻已經與右丞相馮去疾,一起去地府見祖龍了。
秦朝的御史大夫主要負責監察百官、管理書籍和群臣奏章,地位之高相當於副丞相。
馮劫說完,朝堂上一片寂靜,就連黃賀的老對頭馮去疾、馮囂亭父子,也是緘口不言,場面一度陷入了尷尬。
見無人說話。
公子高幹咳了兩聲道:“馮大夫所言甚是,可目前我咸陽城只剩下八萬軍隊,其中兩萬護衛咸陽的中尉軍,一萬負責宮廷的衛尉軍,還有五萬都尉軍殘部,如此兵力,再去攻打驪山,恐重蹈覆轍啊。”
公子高說的倒是實話,在場的諸位大臣,沒有人反駁。
公子將閭不高興了,他本來也是要這樣說,可被公子高搶了先,他眼珠子一轉,暗道:現在是爭奪皇位的關鍵時期,公子高已經取得了右丞相馮去疾的支援,如果能將御史大夫拉到自己的陣營,我的勝算豈不是又多了一分?
你既然反對出兵,那我就跟你反著來,反正秦國計程車兵數不勝數,就算全打光了,只要重新招募不就行了?
“哥哥所言有偏頗。”公子將閭開口就反駁了一句,成功吸引了大臣們的注意,“他黃賀再強,也不過只有驪山彈丸之地,我們只需要用大軍圍困,等到驪山山窮水盡,我們再將其一網打盡,豈不正好。”
公子將閭此言,也得到了許多大臣的支援,御史大夫馮劫暗暗讚許。
公子將閭看到諸臣的反應,心裡很是得意,繼續道:“兵法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如今我咸陽城富有八萬帶甲之士,而他黃賀,也不過一萬之數,我們還可以從北方的上郡調去兵馬,到時候我軍傭兵三十萬,定可一舉破之!”
公子高聞言一驚,自己這個便宜弟弟,居然打起了被拒匈奴的三十萬大軍的主意。
始皇帝三十二年,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伐匈奴不到一年的時間擊退匈奴七百多里,奪取匈奴內蒙古河套地區,屯兵於榆林。
這幫驕兵悍將,戰鬥力爆表,無論是誰,只要掌握了這三十萬北地軍,就從實際上控制了秦國的命脈。
只可惜三十萬北地軍的將領蒙恬,至今還在陽周大牢裡關著。
如今這三十萬大軍的統領,是秦國大將王翦之孫,猛將王賁之子——王離。
自從王翦、白起、李信這幫人死後,秦國的大將,就只剩下蒙恬、王離、趙佗、屠睢等寥寥數人,否則歷史上也不會讓一個少府的小吏章邯執掌軍事。
可以說,誰能打通王離的關係,誰就能掌握先機。
只要三十萬大軍在手,誰就是下一任的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