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將五百個御林軍,給三個種雙季稻的田莊分了。

雙季稻關乎民生,種植的問題馬虎不得。

這五百名御林軍留在田莊,正好能起到看護莊子的作用,以免有歹人進莊子搞破壞。到時候影響雙季稻的大豐收。

平時莊子裡的農戶忙不過來,這些身強體壯的御林軍也能幫著打下手。

總之她的莊子上不養閒人,每個人都要發揮最大的作用。

即便是御賜之人,也不可壞了規矩。

木棉親自帶戶部侍郎還有大司農去田莊認認路,三爺在府裡也沒有要緊事,也跟著她去。

戶部侍郎一副無所謂的神情,大司農早就想去三王妃的田莊看看。

這下終於有這個機會,激動的坐都坐不住,幾次催促馬車快些,再快些。

林大人一臉的鄙夷“大司農淡定,不就是田莊嗎?有什麼好看的。至於激動成這樣。”

“林大人這就不懂了。你剛來京城,還沒聽說過三王妃的事蹟吧。下官給你講講,三王妃可不是普通的女子。蜂窩煤知道吧,就是三王妃發明出來的。

還有之前太子染天花,也是三王妃不顧染病的危險,冒死進東宮給太子治病。一個女子能做到如此,可見三王妃有大的格局……”大司農滔滔不絕的說著,越說這些越興奮。

一直到下馬車才停下來。

林大人聽著,心裡也沒有對三王妃改觀。說實話,三王妃做的這些事,他沒來京城之前也有聽說過,就是不相信。

三王妃發明蜂窩煤?還不是三王爺指點的,把功勞推給三王妃。好叫她一個女子能夠在京城聲名鵲起,深受百姓的愛戴。

還能得到皇上的重視,這都是三王爺對王妃滿滿的愛。

至於三王妃給太子治癒天花,也是太子的體質好,再加上宮中那些太醫的幫助。

最後把最大的功勞推給三王妃,肯定也是看在三王爺的面子上。

三王妃不過是嫁給了權傾朝野的三王爺,才能得到這些潑天的功勞。

大司農不知道林大人這些奇葩的想法,他腳步生風的朝三王妃,三王爺倆人走去,巴不得早點進田莊,見識一下三王妃種的雙季稻。

林大人見大司農走這麼快,他也不好落後太多。就是在心裡暗罵林大人急著投胎走這麼快。

木棉帶著倆位大人進了莊子,莊子裡的管家劉伯親自過來迎接。恭敬的將幾人請進莊子。

木棉來莊子從來不會提前知會,她過來見到的場景也都是最真實的。

莊子裡沒有一個人偷懶,都在忙乎著手裡的活。

林大人有些驚訝,還別說三王妃管理莊子還是有手段的。

莊子裡的人都做著手頭上的活,沒有那種懶散感。給他的感覺也是一片積極向上。這種氛圍是好的。

能管理好莊子上的人,也是一種本事,他也稍微對三王妃改觀一些。

大司農則是進了莊子,就直奔三王妃培育的秧田那裡參觀。

稻苗碧綠茂盛,可以看出來培育很成功。光看稻苗的培育。就比之前他這個大司農培育的好。

再等幾日,怕是就插秧了,他一定要來莊子幫忙插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