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遠清囑託完長公主他就離開了屋,楚懷玉臉頰上的燙意還沒有消散。

早朝上,皇上一身明黃色龍袍端坐在龍椅上,盡顯皇家氣度。

底下站著滿朝文武,其中最為耀眼的就是站在最前面,一身蟒袍的楚懷瑾。

他的一言一行足以影響皇上的決策,滿朝文武都對他心生敬畏,不敢冒犯半句。

“臣弟有本啟奏。”楚懷瑾上前一步,冰冷的聲音在大殿中響起。

所有官員都屏住呼吸,心中惶恐。都在腦海裡回想這倆人有沒有得罪過三王爺和三王妃。

也不知道誰這麼倒黴被三王爺參一本,輕責貶職到偏僻地方去吃苦。重責抄家流放。

無論哪種都是他們不能承受的痛。

“准奏。”皇上眼睛發亮的看著他這位皇弟。

他清楚皇弟沒要緊事不會啟奏,這一旦啟奏,朝中就有官員要遭殃了。

他這個皇弟也樂於藉助皇弟的手懲治貪官汙吏。

再不就是皇弟亦或是三王妃想到什麼利國利民的治國良策。

無論哪一點對他這個皇帝來說都是大好事。

眾大臣能感覺到皇上隱隱的興奮。

大殿之上落針可聞,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楚懷瑾身上。

他則是完全不受這些目光的影響,該說什麼就說什麼。

“臣弟的王妃在京城做生意做的風生水起,人脈也廣泛。結識了海外商人,從他們那裡收購了大批雙季稻的稻種。

如今經過王妃細心培育,稻苗長勢很好。

所謂雙季稻一年在同一片稻地上收割兩茬,早稻和晚稻。一旦雙季稻種植成功,就能對全國的水稻戶推廣。到時候可想而知,大楚國的糧食會翻一翻。”

楚懷瑾這話一出,上到皇上,下至文武百官,全都震驚的不行。

全都知道三王妃的雙季稻要是培育成功,這女子又立了大功。

這叫他們這些多年來政績平平的老臣情何以堪?

一個女子比朝中的官員還要有本事,叫人嫉妒眼紅的不行。

不過礙於三王爺如今在朝中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地位,他們也不敢表現的太過。

“朕要看看三王妃精心培育出來的雙季稻秧苗。”皇上激動的話音中都帶著隱隱的顫抖。

要知道他繼位以來,就一直注重改善民生。為了改善大楚國糧食供應不足的情況。大力宣揚百姓種田。頒發了不少種田優惠的政策。

即便如此,國庫的糧倉還是不夠用,要是遇到長期的戰亂,那大楚國的軍隊勢必面臨著缺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