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李世民的安排(第1/2頁)
章節報錯
相比李泰要離京的訊息,南洋都護府拓土千里,更讓長安沸騰。這些年大唐屢戰屢勝,打得四方臣服,每次有捷報傳到長安,都能讓人情緒高漲,心氣變高。
對於普通人來說,千里之地,他們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很大,很大,能養活很多很多的人。
王牧的戰報,最讓普通人興奮,王牧打南洋,無數的南洋女子送到關中,由官府分給了那些沒有成家的人,只需要交等重小麥作為賦稅就行了;其後又是倭女,不過倭女只有府兵有份,用來抵扣功勳。
李世民征伐遼東,雖然也用高句麗女子,抵扣出征府兵的功勞,不過大家還是隻期待王牧那裡。幸好李世民不知道這點,不然非得氣慘。
長安百姓都在議論,這次會不會又有身毒女子送到關中,身毒就是中原對阿三國度的稱呼,也只有王牧,習慣叫天竺或者阿三。當然!最期待的還是府兵,雖然府兵是良家子,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娶上媳婦,因為做府兵還有一個條件,家裡並非獨子,所以能用功勞換個女人,那可是一件讓人非常期待的事情。
男人嘛,想女人,不寒磣!
聞風而動最快的還是商人,大唐放開了納妾制度,普通百姓,只要你養得起,也可以納妾,不過只能是外族女子,所以如今外族女子,銷路很好,即便年齡大一些,也有人要。
南洋的土族女人,如今在長安隨處可見,以前出門以帶崑崙奴為榮,現在則喜歡帶兩個黑妹,一樣吃苦耐勞有力氣,帶女子總比男的看著順眼。
長安雖然經過擴張,不過依舊有人滿為患的感覺,尤其是這上元節,街上人滿為患,如果王牧在的話,他得感嘆一聲,這就像春運一樣。
今日長安沒有宵禁,除了皇宮和值守武侯附近,其它地方,百姓都可以去。
城外的百姓進城,是為了遊玩,是為了買點東西熱鬧熱鬧,而城內的人則想出城。
碑林是文人墨客最愛去的地方,百看不膩,而山莊區域,則是少年和女卷最喜歡的地方。
林蔭小道,地上鋪著卵石,鹿皮靴子踏上去,有點硌腳,又有些舒服,讓人忍不住想要一直走下去;道路兩旁是常綠樹,即便天寒地凍,也是一片翠綠。
綠樹旁邊,則是石頭修葺的花壇,月季雖然開得不多,五顏六色夾雜在花草之中,也是非常惹目。
這裡如今已被長安稱為月季山莊,山莊內外,除了道路,任何一處空地之上,都種植著月季,一年四季,鮮花不斷。
另外一處熱鬧地方,則是像山,這個名字也是百姓叫的名字,因為這裡凋刻著許多石像,而且依舊在凋刻,一直沒有停,據說沒有三五年,是完不成的。
像山的銀杏,山莊的月季,動物園的桂花,如今已經成為新城區的幾處經典景色,這些樹很多都是從各地收集來的。不過百姓最想看的,還是山頂大明宮,因為山上種滿了梅花,只不過山上如今只有宮裡的人能上去,訊息則是幹活的工匠傳出來的。
大明宮位於龍首原之上,夏天避暑還好,這個時節,卻顯得寒冷,山坡之上,還有一處處白色,那是尚未融化的積雪。
“這新城區比起舊城,看著舒服多了,就是這山頂風太大了。”李世民負手而立,看著下方感嘆道。
“陛下這是高處不勝寒,不如進屋住著,透過玻璃,一樣能看清山下。”長孫無忌提議道。
“不用,就這樣挺好的。”李世民擺擺手,任憑風吹面容,大氅擺動。
長孫無忌緊了緊皮裘,那上等的皮裘,流光水滑的,隨著風吹,絨毛隨風搖擺,搖擺之中那毛色忽明忽暗。
“如此盛世,前所未有,這都是因為陛下啊!”長孫無忌感嘆道。
“哈哈!這也有諸位愛卿的功勞!”李世民朗聲大笑。
“陛下,不如下去遊玩,與民同樂。”長孫無忌笑著提議道。
“也好!這山頂雖然能一覽無餘,不過終究距離太遠,下去玩更熱鬧。”李世民點點頭說道。
“王牧規劃的這個新城區,真是讓無數人喜愛啊!繁華,漂亮,又不喧鬧。”長孫無忌讚歎道。
新城區幾乎把貧民隔開了,自然不喧鬧,住的都是有錢人,看上去當然繁華。
今天山下人多,也就是因為很多百姓都聽了傳聞,平時沒有時間,今天怎麼能不抓住機會前來。
剛剛下山,陣陣喧鬧和歡笑,就傳入耳中,李世民並不擔心安全,住在新城區的人,都是有根底的人,而到這裡來遊玩的,路上也得經過幾道關卡,完全杜絕的沒有根底的外族人。
“這才是朕想要的!”看著路上歡笑跑動的孩子,李世民滿足的笑著說道。
“史書定然記載,貞觀盛世,是由陛下開啟,是在陛下英明領導之下才出現的。”長孫無忌恭維道。
“還不夠!天下之大,大唐才佔據一小塊,朕要所有地方,都臣服於大唐!”李世民霸氣的說道。
如果是以前,李世民或許和其他人一樣,對蠻荒胡人,看不上眼,對於那些偏遠之地,不屑一顧,如今眼界開闊,想法自然也就不一樣了。
“臣原依附陛下尾翼,征服四海八荒。”長孫無忌躬身附和。
“哈哈!自然少不了輔機你,走吧!別驚擾百姓。”李世民朗聲一笑道。
兩人帶著護衛,踏入街道。
“這街道雖然雖然不像城裡那麼直,卻也別有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