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諸島需要消耗多少糧食?”李世民問道。

“南洋米樹的澱粉回運送回來,只給土族吃粗糧,一來一去,消耗並不多,可以忽略。”馮盎搖搖頭問道。

“林邑呢?南洋都督府需要多少?”李世民又問道。

“南洋都督府所需就比較多了,主要是那些土族不懂種植,想要教會,需要一兩年的時間;加上林邑三郡養了不少礦工,又要修路,臣預計十萬擔還是要的,好在可以從真臘購買,應該可以補貼一部分。

以臣對王牧的瞭解,一年之後,林邑足夠自給自足。”馮盎盤算著說道。

李世民嘴角上揚,他推算了一下問道:“如果明年夏天,從嶺南運送糧食,直達遼東,可否滿足三萬大軍三月所需?”

軍隊出征,消耗的糧食非常多,其中一項是路上的消耗,另外一項就是士卒,想要士卒強大,飯總得給別人吃飽不是,以現在人的食量,放開了吃,一頓吃半斤米,完全沒有問題。按照一天兩頓計算,一個人一天就是一斤,三萬大軍就是三萬斤,一個月就是九十萬斤。

當然,現在的日子還沒有那麼奢侈,除了稻穀,還得加上雜糧,肉湯,所以一天一斤的數量,只有戰爭期間,趕路的時候是吃不到那麼稠的,後勤還會就地弄野菜。

“陛下需要,臣即便不吃不喝,也會籌齊!”馮盎嚴肅的說道。

“愛卿果然忠心耿耿,朕甚是欣慰!”李世民滿意的點點頭說道。

“陛下要徵遼東,最好通知一下王牧,他那裡還能想辦法弄一些糧草出來。”馮盎又說道。

“愛卿剛才不是說,最近一兩年,他那裡糧食不夠用嗎?”李世民不解的問道。

“陛下,林邑糧食雖然沒有多的,不過還有水果,家禽啊!嶺南養殖場的幼崽都是他提供的,林邑想必也會有不少。”馮盎解釋道。

他這裡就有養殖場,當然知道,那些公雞,公鴨和公鵝,只要不是留下來配種的,成年之後就要宰殺,免得浪費糧食,這一筆肉食,可不是一個小數目,還有養殖場產的蛋,那數量簡直嚇人,每天的產出,說是堆積如山也不為過。

“水果確實不錯,可以提供給軍中,能節省不少糧食,不過家禽很多嗎?”李世民問道。

皇家雖然也學著王牧的方法,置辦了養殖場,不過宮裡消耗也大啊,畢竟是幫公家,只要宮裡需要的數量夠用,剩下的自然落到了下面人口袋,所以李世民對於自家產出,反而不怎麼清楚。

“要不明天臣帶陛下去養殖場看看。”

“遠嗎?不遠現在就去。”李世民哪裡坐得住,立即問道。

“不遠,留在城北十多里的地方。”馮盎說道。

“走吧!”李世民率先起身,馮盎立即跟了上去。

“養殖場建在這邊,是因為這裡有河流,有山;陛下請看,那些水車是磨坊用的,磨坊出來的麥麩,米糠,正好用來餵養家禽。”馬背上,馮盎指著遠處講解道。

順著馮盎的手指方向,李世民看見一排轉動的水車,一些百姓正推著車前去。

李世民轉頭,看向另外一邊,雖然沒有看到家禽,不過他知道就在那邊,因為空氣中已經隱約能嗅到家禽的臭味。

“這邊就是味道不怎麼好,還請陛下見諒。”馮盎歉意的說道。

“無妨!”李世民擺擺手,隨後騎著馬慢慢向前,在他們前方,玄甲軍早已衝了過去,要在李世民到達之前,排出危險。

“嘎!嘎!嘎!”一陣嘈雜的聲音響起,李世民就見到密密麻麻,數之不盡的鴨子,從田裡經過。

“每一季水稻收割之後,就會讓鴨群去田裡過一遍,田裡的雜草,蟲子都會被它們吃點,鴨糞還能肥田,只等耕地之後,就又可以種下一季水稻。”馮盎講解道。

鴨子伸著脖子,在地裡找著東西吃,遠處幾個婦女和半大孩子,手裡拿著一根木棍,木棍上捆著一根黑色的布條,跟著鴨群慢慢的走著。

李世民勒馬等在路邊,津津有味的看著,足足一柱香的時間,鴨群走遠,他才收回目光,驚歎問道:“這得有上萬只吧?”

“應該差不多,不止這一隊,另外還有兩個養殖場,也會在這個時候放鴨。”馮盎講解道。

“不錯,不錯!”李世民點點頭讚歎道。

隊伍繼續前進,很快就到了山腳,不用進去,隔著木柵欄,李世民就見到漫山遍野的雞和鵝,在山上走著。

“怎麼不把鵝養在河邊呢?”李世民好奇的問道。

“陛下,大白鵝兇悍,和雞群養在一起,老鷹,黃鼠狼都不敢招惹它們。”

“老鷹都不敢來?”李世民驚訝的問道,人們印象中,老鷹就是偷雞的,別說小雞,大雞都容易被抓走。

“養在外面的,主要是體型強壯的家禽,是為了培養種蛋的,性格比較兇悍,老鷹還真不敢招惹它們,臣親眼見過,大白鵝追著黃鼠狼跑,這座山裡,除了家禽,連蚊蟲螞蟻都沒有。”馮盎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