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驚喜交加(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個村子一樣的地方,其實就是一個提供給有錢人休養玩樂的地方,除了溫泉,還有酒樓,青樓,不過因為李世民到來,這裡已經全部騰出來了。
這裡一開始只是王牧請馮盎尋找的地方,後來慢慢的擴大,畢竟要服務有錢人,需要的人手可不少,而附近的土地又不能浪費,好在這裡相當於馮家的私產,所以騰出來很方便。
半山坡有山莊別墅一樣的地方,那是馮盎讓人修給王牧和自己的地方,畢竟這裡有山有水,風景不錯,夏天能避暑,冬天能泡溫泉,他也很喜歡。
把李世民送進別墅,馮盎就告退了。李世民也下旨讓所有人好好休息,畢竟坐船不斷時間,上岸之後,都不太習慣。
“這個王牧,還真會享受啊!”泡在溫泉裡面,李世民忍不住感嘆了一聲。這個池子是地上挖出來的大坑,用石頭堆砌出底子,四周也是一些青石做的臺階,地面上則是木材製作的圍欄。
這個地方雖然屬於半山坡,不過上面有些陡峭,所以不用擔心有人在上面偷看,而且在李世民上山之前,玄甲軍就把整個山坡搜查了一遍,把守住了上山的道路。
別墅有馮盎留下的侍女介紹房屋用途,所以李世民知道,這裡是王牧讓人修建的。當然!他並不生氣,反而很高興,一個喜好吃喝享受的臣子,比起沒有癖好的大臣,更讓皇帝放心。
泡在溫泉裡,暖洋洋的,感覺身上每一處都在發出舒服的聲音,李世民夫妻都露出享受的表情。那些公主,就住在旁邊馮盎以前住的那一棟,至於王子和大臣,那就只有下方的村子,好在為了讓前來享受的人住得高興,下方同樣有幾處溫泉。
“王牧弄這些東西,向來是一把好手,陛下你是知道的。”長孫掩嘴而笑。
“他到是會選地方。”看著山頂雲霧繚繞,李世民不由感嘆了一句。
“原以為嶺南就是人煙稀少,野人出沒的蠻荒之地,這一路看來,比起關中也不差啊。”長孫話裡充滿了驚訝。
“應該只有廣州一帶如此,其他地方,確實是雜草叢生,道路難行。”李世民想了一下說道。
他確實很驚訝,不過他也相信嶺南其他地方,不可能和廣州一樣,畢竟人口數量就限制了發展。
“就算如此,也很出人預料,想來說出去都沒人相信。”長孫感嘆道,她年輕時候,也是過了苦日子的,跟著東奔西走,所以見識還是有的。
李世民有些生氣的說道:“正好讓那些傢伙看一下,偌大的關中,居然比不上嶺南,心思都放到勾心鬥角上去了。
海中的東西也好,水果也罷,東西一直襬在那裡,就沒人想過用起來。如果說葛根山藥要巧合的成份,那麼養殖呢!難不成這麼多年,就王牧一個人是從普通人家出來的?”
聽到李世民有些氣憤的話語,長孫游過去,輕輕的給李世民搓背,溫和的說道:“這也有很多偶然的原因,而且像王牧這種人才,無數年都難得遇到一個,也是陛下天命所歸,才能擁有,不然為何別人都沒發現的東西,他就發現了呢?”
李世民這口怒氣,已經憋了很久,只不過一直沒有機會發洩,見到廣州居然比長安還好,這股邪乎勁,再也控制不住,所以才開口抱怨。
好在聽了長孫的話,心裡舒坦了很多,歷朝歷代都沒人發現的東西,自己當皇帝就出現了,這正說明自己天命所歸。恰好李世民也最在意這點,他就是想讓李淵,讓天下所有人都知道,他李世民,才是最適合做皇帝的人。
長孫最瞭解李世民,所以幾句話就說到他心坎上去了,李世民忍不住嘴角上揚,心情莫名好了許多。
至於王牧,李世民並不擔心,一來王牧基礎太差,無論是人脈還是地盤,兵馬,要知道李家能做皇帝,那是他們屬於五姓七望之一,前朝就是大官,如今天下承平,再也不是隨便一人,就能拉起一支隊伍,爭霸天下的時候。
關鍵王牧年齡不小了,而且他的兒子,最大的在長安,留在姑復守老家的王安,又屬於有勇無謀型別,所以李世民很放心。在他看來,就算是王牧造反,也只是在偏遠小地方,兵馬不多,隨時可以撲滅。
“王牧確實是朕的福將,嶺南住一段時間,朕過去看一下他把林邑弄得怎麼樣了。”李世民有些得意的摸摸下巴,對於看人,用人,一向是他最得意的一點。
李世民是個勤政的皇帝,休息了一天,就帶著大臣進了廣州城。
“陛下,臣準備了糧食,食鹽,以供陛下恩賜嶺南百姓。”等李世民安撫好嶺南的官員之後,馮盎才上前說道。
李世民微微一愣,隨即高興的點點頭說道:“愛卿有心了,你對嶺南熟悉,該發多少,你去做就是了。”
本來在他計劃之中,對嶺南本地人,免稅免勞役就是,而那些流放嶺南的,減少他們刑期,自然能讓人感恩戴德,沒想到馮盎居然幫他準備好了物資,有實物賞賜,效果自然要好得多。
“都是臣該做的,也是陛下去年免了不少稅收,才有一些存糧。”馮盎解釋道。
“如今嶺南收成如何?”李世民微笑著點點頭,領了馮盎的好意,也表示不在意馮盎存了糧食的事情。
“回陛下,嶺南的人口,有一半集中在廣州,以今年的收成來計算,明年稅收,可達二十萬擔。”馮盎精神一振,有些興奮的說道。
“二十萬擔!真是太好了。”馮盎話音剛落,李世民就高興的說道。
二十萬擔的糧食,相當於兩百萬斤,雖然這是沒有脫殼的糧食,足以讓李世民興奮的了,畢竟嶺南以前需要朝廷出糧安撫,如今卻能上稅,而且幾乎與關中糧稅相當。如果不發生戰爭,長安城的守軍都夠吃一年。
“陛下,這只是嶺南的稅收,還有屯田產出,南洋土族送到嶺南有近兩萬,其中一半在挖礦修路,還有一萬人種地,這一部分,也有幾萬擔,不過要供養修路,挖礦和駐軍。”馮盎笑著補充道。
李世民很是興奮,鼻孔出氣都有些粗,好不容易才抑制住激動的心情,盤算了一下問道:“也就是說,二十萬擔糧食,可以全部留給朝廷?”
“是的。”馮盎很肯定的說道。
大唐糧稅,四十稅一,經過良種培養,施肥等精耕細作,如今畝產有四百多斤,一畝地能收四十斤的稅,當然,這只是目前的理想狀態,有的會因為雜草,蟲害而低一些,加上部分田地輪種,所以馮盎計算出稅收二十萬擔。
當然,以他的謹慎,所報出去的,只是最低標準,實際上會多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