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這也太看得起我了吧?代國公軍事無雙,房謀杜斷少有人及,他們誰不比我強,這是要幹啥?不怕我給弄廢了?”王牧驚訝的問道。

“沒辦法,這幾個臭小子,人不大,惹事的本事不小,一個個在長安無法無天,打架鬥毆是家常便飯,你也知道,他們老子忙得很,沒時間管,就拜託給你了。”李孝恭雙手一攤說道。

王牧明白,原來是一群問題少年,見到程家兩個小子跟著外出一趟有長進,就一股腦的塞了過來。

“我這在打仗,送他們來,這出了事情怎麼辦?我不管,你帶來的,你負責。”王牧搖搖頭說道。

“都督您放心,我一定不會給你添亂,有事您吩咐就是。”和王牧接觸過的杜荷,急忙說道,他老子可是說了,要是不學好,就逐出家門,他可是知道他父親說得出做得到的。

其實杜如晦也是沒辦法,他確實太忙了,眼見老實了許多的杜荷,又變得遊手好閒,所以就想到把他送到王牧這裡,他相信王牧會照顧好的,關鍵是他覺得程咬金說得有道理,丟在外面,沒有人幫他,才懂得自立。

“是啊都督!我們很能打的!”李德獎提著一把橫刀,興沖沖的說道。

“嗯!”房遺愛,尉遲寶慶一起點頭。

“杜二郎!你不是懂事了嗎?怎麼也被送來了?還有你們幾個,很能打?打得過幾人?”王牧氣樂了,沒好氣的問道。

杜荷在姑覆住了半年,負責照顧杜如晦,確實沉穩了一些,現在又能從他身上看出跳脫,可見這完全是故態萌發。

“等閒兩三個人,不是我的對手!”李德獎不服氣的說道。

“哼!那些長安的青皮,算得了什麼?其他家丁護衛,誰不認識你們,那都是讓著你們的,還真以為能打?”李孝恭冷哼一聲說道。

“真要生死搏殺,一個府兵,就能要你們的命!”看李德獎還不服氣,王牧補了一句。

“那是我們還小!”李德獎給自己找了個理由。

“好了!回城再說吧!”王牧揉揉額頭說道。來都來了,用不能真的就這樣,又把幾個小傢伙送回去吧,至於幾個小傢伙如何安排,還得考慮一下。

“太好了!”李德獎一聽,知道不會趕他們離開,頓時高興起來,其實他們幾個,還真的很佩服王牧,在長安的時候,一聽是來跟著王牧,就爽快的同意了,沒有一點反對的意思。

其實這並不奇怪,雖然他們父親也很厲害,不過那是幾年前的事情,那時候他們才十來歲,理解不深刻,只是知道厲害,具體多厲害,並沒有直觀的體會。

王牧不一樣啊!他可是長安城的名人,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每個人都能說上幾個關於他故事,尤其是坑殺好幾萬倭人的事情,傳出去就變成了坑殺十多萬,據說在倭島殺得人頭滾滾,屍橫遍野。

少年人都有一個英雄情節,他們想像父輩一樣,做出一番成績,如今他們父輩坐鎮長安,去投奔正在作戰的王牧,自然是一個好訊息。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王牧做的事情,和百姓關係更近,兩季稻,山藥,葛根,敦化坊的改建,都是和百姓息息相關;大量的財富運送到長安,又有誰不眼紅,羨慕。這樣一來,百姓討論他自然更多,每天在長安閒逛,遊蕩的李德獎等人,自然覺得王牧比他們老子更加厲害。

“嘿嘿!你們高興得太早了。”王牧心裡暗笑道。

李孝恭帶了很多物資過來,一部分是賞賜他的,一部分是李世民賞賜士卒的,李孝恭來的名義,就是慰勞遠征軍。

“啥!還有六萬大軍,前來倭島?”接風宴上,王牧被李孝恭帶來的訊息,嚇了一跳。

“沒錯!大軍走陸上,我們走水路,後續水師會陸續運送過來。”李孝恭點點頭很肯定的說道。

“陛下這是擔心我們打不過倭人?”王牧問道。

“當然不是,大軍前來,一來是讓你壓力小一些,二來陛下是在佈局。”李孝恭壓低聲音解釋道。

“遼東?”王牧手指在桌子上點了一下說道。

“只是一部分,還有國內,具體的我也不太清楚。”李孝恭微微點頭說道。

王牧沒有再問,那也不是他需要關心的問題,李世民佈局遼東,這並不讓人意外,只要看過地圖,就知道應該怎麼做。

“這麼多人,糧草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啊!”王牧揉揉額頭說道。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世家籌備的糧食和南洋,林邑,嶺南送來的糧食,剛好夠支援目前的人馬,如果增添六萬大軍,那就差得太多了,尤其是需要長時間駐紮。

“沒關係,今年除了河北,淮南受了一點災,其它地方都豐收了,朝廷有足夠的糧草,陛下說只要堅持到明年夏收,你就能解決這個問題。”李孝恭說道。

“陛下這真是看得起我啊!”王牧苦笑著說道。

“誰不知道你治理地方厲害,有百姓說你是農神,還給你立生祠。”李孝恭笑了笑,有些羨慕的說道。百姓立生祠,這種事情,可是非常少有的,皇帝只要不是昏君,或者王牧不謀反,就不可能動他,說是有免死金牌,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