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在荒山種植果樹,在野地種植蔬菜,這個辦法確實很好,能夠增加百姓的收成。”戴胃點點頭說道。

“以前在民間推行,進展不快,是因為百姓沒有見到足夠的利益,不過這一年多,長安的果乾,罐頭熱賣,甚至被運送到草原,西域。

有利益驅使,這種植的數量,一下子就上去了,收入增加,百姓又能購買更多的東西,例如食鹽,如今在民間,鹽菜已經成為日常菜,所以種植蔬菜的人也增加了許多。

今年又將推行家禽養殖,上林苑提供幼崽,低價賣給百姓,所以百姓會很忙碌。”杜如晦講解道。

“老臣身為民部尚書,居然沒有發現這些問題,真是失職,請陛下責罰。”戴胃慚愧的說道。

“戴愛卿不必自責,你不但要管理民部,還要負責大理寺,已經夠忙碌了,一時沒有注意,也在情理之中;說來慚愧,這事朕也沒有注意,還是調查之後才發現的,至於家禽養殖,也是克明剛剛提出來的。”李世民寬慰道。

家禽養殖,杜如晦見識到了姑復的規模,羨慕不已,他讓杜家的人照著做,不過皇家那裡可沒有好辦法,畢竟上林苑是一個什麼樣子的,他很清楚,不可能盡心盡力的按照吩咐去做。

所以杜如晦覺得,直接推廣到民間,效果更好,他可以借鑑姑復的經驗,每個村子建立一個共同的養殖場,一部分由村裡現有家禽構成,一部分由上林苑提供,這樣一來村裡就能很快建立一個頗具規模的養殖場。

“如此一來,確實不應該徵調民夫。”戴胃神情鬆了一些,微微點頭說道。

“不能徵召民夫,那就去抓俘虜,臣聽聞最近吐谷渾有些不安穩,還有高昌,一直和突厥不清不楚的。”程咬金說道。

裝著沒有看見程咬金把望遠鏡揣進懷裡,李世民思索片刻問道:“南洋那些土族,能不能抓一些來修路?”

“土族瘦弱,從南洋抓過來,不太合適,畢竟他們那邊,也需要人力。”杜如晦搖搖頭說道。

“陛下可以發文,向契丹,党項,甚至突厥,借用一些人,至於這些人從哪裡來,就與我們無關了;或者由其他人出面,向眾多部落購買。”房玄齡提議道。

李世民明白他的意思,自己開口,只能是借用,而房玄齡說他人出面,就是私下購買,或者稱為人口買賣,更為合適。

這事其實最近一年,已經開始在做,由一些將領出面,誘惑一些部落,去攻擊其他部落,國家。

只不過時間還短,那些部落在沒有見到巨大利益的情況下,沒有太大的動力,所以收穫並不怎麼樣。房玄齡的提醒,是讓李世民做出選擇,是親自施加壓力,還是加重籌碼。

李世民開口借人,部落肯定會借,為了彌補自家部落的人口,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把罪惡之手,伸向鄰居。

加重籌碼就不用說了,本身就是利益誘惑,增加數量就是。

“此事愛卿去辦就行了。”李世民看著房玄齡,神秘一笑,意味深長的說道。

“喏!”明白李世民的選擇,房玄齡應了一聲。

“張亮辦事不利,在琉球數月,一無所獲,傳旨回長安述職;左監門將軍公孫武達,接任水師都督,領水師前往嶺南。”李世民朗聲吩咐。

張亮去琉球,除開殺了一些琉球人,可以說一無所獲,畢竟那些土族,除了麻布衣服,就沒有其它家產,想搶也沒有辦法。

水師出海幾個月,還運送了不少人過去,卻沒有收穫,只是空耗糧餉,李世民心裡早就不滿,關鍵還是張亮,他帶過去的人,大部分是軍中將領的家將,這事讓李世民非常不滿。

如果不是李世民念舊,記得當年張亮死都不開口,恐怕張亮最輕已經罷官免職。

武德九年,李世民與李建成的矛盾激化。張亮奉命到洛陽,秘密聯結山東豪傑,以備局勢變化。齊王李元吉得知,便到李淵面前告發張亮圖謀不軌。李淵命有司拷問張亮,張亮緊守秘密,死不承認。

如果當年張亮咬李世民一口,恐怕就沒有後來的事情了,畢竟李淵一直在想辦法打壓李世民,穩定太子的地位。

公孫武達是最早投奔李淵的一批人,跟隨李世民征討劉武周,竇建德,劉黑闥,可以說是李世民的心腹,不然也不會做到監門將軍的職務。

監門將軍,顧名思義,掌管宮殿門禁有及守衛之事。屬於十二衛之外,從三品官階,掌握實權。

無論是十二衛還是監門衛,上將軍雖然是從二品,不過只是虛職,真正領兵的,就是他們這些將軍。

安排公孫武達接任水師,一來是李世民信任他,二來也是表達自己的不滿,關鍵李世民相信公孫武達,可以很好的配合王牧。

張亮想要自己立功,而不是跟著王牧他們,喝點殘湯剩水,這點李世民很清楚,甚至樂見其成,不過你得真有本事才行。

去年一年,從姑復,嶺南送到長安的東西,糧食不說,就其它物資,已經堪比幾個郡的稅收,更不用說還有大量的糧食,這種情況之下,讓李世民如何會不支援他們的行動。

李世民的命令,讓不少人眉頭一動,不過在場的人並不感到意外,因為張亮被功勞衝昏了頭,拉攏人的時候,找過許多人,不過大多數人都聰明的沒有答應,或者有更好的選擇,或是靜觀其變,儒家中庸之道,讓不少人習慣先觀望,而不是衝動的行動。

沒有空調,風扇的日子,只有呆在山上,才沒有那麼熱。王牧覺得自己也墮落了,光著膀子,給女兒打扇子,度過夏天的日子,再也不能接受,身邊隨時點著蚊香,再美滋滋的吃著井水裡打撈起來的荔枝,這日子簡直不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