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還政於朝 第七十九章 論功行賞(第1/2頁)
章節報錯
就在荀彧詢問費禕的同時,有一人已經來到了鄧芝下榻的驛館的門前。
“還煩請小哥通報一聲,就說後生晚輩曹子恆,求見鄧芝老將軍。”前來拜訪鄧芝的人,自然就是那魏王世子.曹丕,曹子恆。
而那名驛館的小吏,自然也是從沒見過曹丕的真容的。剛聽完曹丕自報家門還有一絲驚訝,待曹丕拿出相應的表明身份的物件之後,慌忙撲通一下跪倒在地,膽顫心驚的說道,“見過世子殿下。”
“無妨,無妨,快去通報便是。”曹丕微笑著將地上瑟瑟發抖的那名小吏扶將起來。
隨後只見那小吏一溜煙便跑進去通報去了。
前面曾經說過鄧芝這個人。鄧芝,字伯苗,現任後將軍,駐守益州東部巴郡和涪陵一帶,手中掌有三萬大軍,約舊蜀一半的人馬,更重要的是,那頗有威名的無當飛軍現在也在他的手裡。
此人,因為經歷過了太多的血雨腥風,所以並不想投靠任何一派,只想讓益州百姓安安穩穩的過日子。因此,即使兩邊人馬多次爭取過他,可他依舊還是那麼的不偏不倚。
但並不代表著,這位老將軍不通人情,不給他人絲毫顏面。聞得驛館的小吏前來報告說,曹丕執晚輩禮在門外求見,慌忙起身跟著出門來迎。
鄧芝此番做法,不是為了阿諛奉承。而是自己現在是後將軍,三品武將,拋開曹丕的魏王世子身份不談,他還是豫州牧,以及一品武將驃騎將軍。上位前來,自己作為下官,肯定是要來跪迎的。
少時,就見一滿頭華髮但神采奕奕的素衣老人,隨著那驛館小吏走出門來了,正是那老將軍鄧芝。
鄧芝來到曹丕面前,納首便拜,“末將鄧芝,拜見世子殿下。”
曹丕見狀,不待鄧芝跪下就已經將他攙扶起來了,隨即說道,“老將軍禮重了。丕今日前來,並非為了公事,只是以晚輩之身來拜會老將軍的,因此也僅帶了身後的僕人兩名罷了,老將軍自不必在意這些繁文禮節。”
聽到這裡,鄧芝心中不禁暗暗笑道,哎,看來今日又只是一番說客的言語罷了。
“世子請進。”隨後,鄧芝引著曹丕一同進了驛館。
可是從進館止到曹丕離去,他都沒有聽到任何一句有招攬之意的話,從曹丕嘴中說出來。
二人談論的都是一些蜀地的人文風情,曹丕最多講到自己再軍旅之事上的不解和疑問,以及益州百姓現在的生活狀態而已,這反而把鄧芝搞得有點兒不知所以然了。
看著曹丕那遠去的身影,老鄧芝眉目微皺,捋著鬍子思慮道,曹操有此子,何愁天下不得啊。只希望這剛剛熄滅戰火的天下,不要再起戰亂才是。如若真是那樣,即使自己已經年邁,也必將以胯下之馬,手中之槍,討伐那不義之人。
......
建安三十五年,公元230年,冬,臘月十八。
這一日,陽光明媚,萬里無雲,雖已是寒冬臘月,但是陽光照在人的身上暖洋洋的很舒服。在許都城南門外十里處的點將臺,旌旗獵獵,人聲鼎沸。許都城的文武百官都已經聚齊,甚至還有十餘萬百姓把這小小的點將臺四周,圍的水洩不通。
這一天,是朝廷封賞北征匈奴有功將士的日子,此等大喜的日子,百姓們自然是自告奮勇的簇擁而來了。
早晨,巳時三刻整,只見那皇帝劉協,頭戴十二旒[liú]白玉珠的冕冠,身著黑色龍袍冕服,腳踏盤龍襪縷金靴,手持那象徵無上權力的祭天金杖,獨自一步一步慢慢的走上了那點將臺。
魏王.曹操、太傅.鍾繇、尚書令.荀彧、司徒.劉曄等一幫文武重臣,頭戴委貌冠,身著硃色宣端服,分列背靠站立在那高高的點將臺之下。至於曹彰、陳泰、孫禮等一干即將受封的北征有功將士,則面朝點將臺而立。其餘的朝臣們則分散於點將臺的四周。而許都的百姓則烏央烏央的簇擁在,宮廷衛士和京畿守備大營將士們所組成的包圍圈之外。
“靜!”隨著臺階下那小黃門的一嗓子,整個點將臺四周鴉雀無聲,只能聽到微風捲動著那旌旗獵獵作響。
少時,那小黃門特有的尖刺嗓音在這點將臺四周便徐徐的傳開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北蠻胡虜,犯我邊境,戮我百姓,糜爛生民。幸得徵北大將軍.曹彰,不懼斧鉞,率領一眾將士北討匈奴,以揚我大漢國威,使我大漢聲威不墜。今胡虜授首,百族稱臣,此乃眾將士之功,朕特在此昭告天下,封賞一眾有功將士。
加封徵北大將軍.曹彰,為驍騎將軍,仍行幷州牧,督涼、並、冀、幽四州軍政事宜。
加封破虜將軍.陳泰,為鎮北將軍,行司隸刺史,掌司隸軍政事宜。
加封徵虜將軍.夏侯玄,為右將軍,行事如左。